第660章 揮師北進
長弓挽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0章 揮師北進,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長弓挽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壽春一戰,曹操陣亡,曹仁、曹彰、陳矯等主力被擒,徐州兵馬全軍覆沒,此戰對魏軍的打擊,不亞於蜀漢的夷陵之戰。
劉琦派陳矯勸降眾將,將司馬懿為報私仇利用曹丕陰謀如實告知,如今司馬懿去了西涼,曹丕卻騎虎難下,成了千古罪人,曹氏宗族子弟當與他劃清界限。
曹丕勾結外族,引狼入室,曹仁不予置喙,但得知此事卻暴跳如雷,想曹操出生入死創下的基業,竟毀於司馬氏之手,見大勢已去,萬念俱灰,於甘露寺削髮為僧,出家去了。
曹彰倍感無奈,自請到譙郡為曹操守墓,典滿和許儀也願同往,他們本就是曹操的護衛之後,曹操待如己出,尤其典滿更是在曹府長大,一同守喪也在情理之中。
劉琦也知曹彰心思,守孝三年之後,河北局勢已有定論,甚至曹氏已經滅亡,曹彰若還有當年的雄心,便可從軍報國,不會再受人非議。
在曹操眾弟子之中,曹昂和曹彰是武將型別,為人豪邁,胸藏大志,只可惜都英年早逝,甚至曹彰之死可能是曹丕陰謀,這一次遠離朝堂之爭,至少能多活幾年。
安排完江東之事,劉琦帶著顧邵、陸績回到中原,已是三月,眾文武齊到東郡拜見。
武將以關羽為首,有張飛、黃蓋、張任、吳懿、臧霸、徐盛、丁奉等。
謀士以龐統為首,有龐統、周瑜、馬良、呂範、向寵、陳震等。
再加上年輕一輩關平、句扶、張翼、淩統、王基、王雙、關興、顧邵、陸績等人,已是人才濟濟。
雖然還有一半文武征戰在外,但憑眼前的這些人才,劉琦就有信心一舉掃平河北,更廣闊的未來還在等著他。
關羽、周瑜各稟報軍情,劉琦卻感慨萬千,轉眼到這個亂世已是十年,這些名將雖已改變命運,卻擋不住歲月侵蝕,鬢間已生白髮,怎能不叫人感慨?
英雄易老,美人遲暮,世間事總讓人惆悵無奈,往事如煙,唯有功名能垂後世。
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胸懷大志,矢志報國,在這亂世精彩一舞,載譽史冊,足矣!
如果還在那個時代裡,或許還是996的堅定踐行者!
此時勝券在握,劉琦心中激動,卻不得不按捺情緒,反倒一臉愁容,慨然道:“今中原雖定,然河北未平,天子遭曹賊挾持,百姓有倒懸之急,亟待吾等救援。孤不敢有半分懈怠,望諸位再接再厲,掃清四海,蕩平天下,勤王救難。”
眾將也都意氣奮發,齊聲道:“願隨大王再興漢室。”
劉琦朗聲道:“吾自承家父、皇叔之志以來,為國家除奸佞,為百姓清太平,誓願匡扶朝廷,中興漢室,今有百萬雄師,文武齊備,諸公用命,必能建功立業!”
關羽見劉琦到此時還記著劉備託付,大為感動,上前抱拳道:“昔日兄長託付猶在耳邊,今曹氏未滅,奸佞未除,吾等常懷愧疚!關某雖不才,願為先鋒,直取邯鄲,擒殺曹賊餘孽,誅滅胡虜叛賊,上報國恩,下慰兄長。”
張飛趕忙出列道:“俺也一樣!”
“二位叔父暫退,孤早有謀劃!”劉琦示意二人歸位,掃視眾將言道:“今曹丕苟延殘喘,河北動盪,吾意分兵三路,一舉渡河討逆。以雲長為左平北都督取黎陽攻魏郡,公瑾為右平北都督奪平原取渤海,孤自為中軍,收復河北之後,與諸公會師薊城,高奏凱歌。”
“遵命!”關羽丹鳳眼微微張開,一道精光閃過,欣然領命。
周瑜則顯然有些錯愕,但當著眾文武之面,又知道劉琦如此安排必有原因,也出列領命。
劉琦賜二人節鉞印綬,命法正為關羽軍師,呂範為周瑜參軍,各領所部文武官員,即日整頓兵馬,三日後於倉亭誓師出征。
眾人散去,周瑜留下問道:“大王先前命吾打造舟船,自青州渡海取遼東,襲公孫康之後,今日臨陣變化,莫不是因在下不能勝任?”
劉琦早知道周瑜有此疑問,請他到書房坐下,言道:“若論當今文武之中,取遼東非公瑾莫屬。然都督已是不惑之年,此去遼東輾轉萬里,恐非三五年不能迴轉,兇險未知……”
“大王竟以為周瑜乃怕死之人?”周瑜怫然不悅,抱拳道:“大丈既食軍祿,當報國盡忠,戰死疆場,幸也!遼東雖遠,亦在某指掌之間,豈可因此而壞興漢大計?”
劉琦慨然道:“吾與公瑾相識雖晚,不敢冒稱知己,亦敬重都督之才。今曹氏大勢已去,不過螳臂當車而已,漢室將興,都督若不能見證,豈不叫人遺憾?況公孫康已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