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父母只做三件事,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孩子還未養成提問的習慣或者所學知識較難時,可以和孩子進行討論,然後由孩子提問題。另外,父母也可以設計好問題,引導孩子模仿提問。提問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孩子初步掌握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後,就可以在學習輔導中留有一定時間讓孩子獨立質疑,自我展示。
(3)重視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孩子提出問題,一般可以予以反問,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問題答案的線索。
(4)對孩子提問,務必不要提出用“是”和“不是”便能回答的問題
(5)鼓勵孩子與其他人討論
每當孩子們面紅耳赤的時候,正是孩子好奇心得到提升的時候。
(6)給孩子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給孩子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讓他們深入思考。提示孩子從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優缺點。
3.夢想
可以說,夢想、做自己引以為豪的事情、父母和老師的信任和尊重,是讓每一個孩子保持好心情,並進入快樂學習狀態的三要素,而夢想則又是其中的核心。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所以每一個孩子都要有夢想。夢想不是可實現的目標,它或許只是一個妄想,但不能沒有,它是燭照孩子心靈的亮光,孩子心中的憧憬是最美麗的,它將引領他走向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美國有一個男孩,他的父親是一位馬術師,他從小就必須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四處奔波,男孩的求學過程並不順利。初中時,有一次老師叫全班同學寫報告,題目是“長大後的志願”。
他洋洋灑灑寫了7張紙,描述他的偉大志願,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仔細畫了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面標有馬廄、跑道等的位置,然後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佔地4000平米的豪宅。終於完成了他的心血之作。第二天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拿回了報告,老師在第一頁上打了一個又大又紅的F,旁邊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腦中充滿幻想的他下課後帶著報告去找老師,問:“老師,為什麼給我不及格?”
老師回答道:“你年紀那麼小,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沒有錢,沒有家庭背景,什麼都沒有,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花錢買純種馬、花錢照顧他們。你別太好高騖遠了。”老師接著說:“你如果肯重寫一個比較不離譜的志願,我會給你重新打分的。”
男孩回家後反覆思量了好久,然後徵詢父親的意見,父親只是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拿定主意。”
再三考慮以後,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拿個大紅字,我也不願意放棄夢想。”
後來這位男孩真的完完整整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位老師還曾經帶著自己的學生來到農場露營,離開之前對這位已經長大的學生說:“初中的時候,我曾經給你潑過冷水,這些年來,我也對不少學生說過這樣的話,幸虧你有這種毅力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夢想,無論是否可能實現,都是夢想,與理想是有一些區別的。只要是孩子的夢想,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具有價值的珍寶,它將帶領孩子充滿憧憬地去面對學習中的任何一個困難。父母或者老師對孩子的夢想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發展方向。無論如何,都要珍視孩子的夢想。
誘發孩子的求知慾,第一個介面就是讓孩子不斷有夢想,並在夢想的自我薰陶中去做每一件事情。連結孩子夢想的明智之舉:
第一,千萬不要對孩子的夢想潑冷水,無論你覺得孩子的夢想多麼地可笑。
第二,告訴自己,同時也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第21節:成就感
第三,引導孩子將自己的每一個夢想描述出來,用圖也可以用表格,當然也可以寫一篇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作文。
第四,與孩子共同探討研究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以及努力方法,並將學習的意義建構在每一個夢想上。另外,經常與孩子一起溫習他的夢想,感受美妙本身正是夢想的根本意義。
4.成就感
成就感是怎樣形成的呢?
成就感通常來源於對困難和逆境(機率50%)的不斷克服,以及反覆成功之後的不斷獲得認同與反饋,因此,就教育的意義而言,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是幫助孩子獲得成就感的惟一通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