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如仗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文人亂法,七十二道,執筆如仗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央州刺史宋衡有個同父異母的親弟弟,名織元,號淵山,景德十八年考取進士,鄉會兩場都位列第一,殿試高居榜眼,座師便是如今的首輔大人秦清泉,雖貴為宰輔門生旁人豔羨,可青雲仕途路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一步登天,反而見他仕途坎坷處處遭人排擠,甚至被貶離中樞去了偏遠小縣擔任縣令一職,而短短几年,兄長宋衡平步青雲當上了一州的封疆大吏,不禁讓人唏噓,要知道,論其才學,“不學無術”的宋衡才撈得個末等進補進士,遠遠不及有望進補館閣中樞的榜眼郎宋織元。

下放地方的那些年,宋織元並未因此消沉,他不僅將地方政務處理得有條不紊,還廣交江湖豪傑,遊山玩水,品鑑古玩,揮毫潑墨,吟詩賦詞,無一不精。昔日,他羨慕名門望族的風流雅士指點江山,自踏入仕途,最大的心願便是有朝一日能如那些大儒般主持大評。如今,南北兩大王朝已矗立百年,無數風流人物應運而生,那些青史留名的人物皆被南朝最高學府國子監載入史冊,分為武評、文評、美人評三類。

先帝死後,他宋織元也因秦宰相手中的權柄愈重而“雞犬升天”,在被調入御史臺當了幾年御史言官後,成功躋身了清貴無比的翰林院,並在庚子八年入秋如願左遷國子監右祭酒一職,也算大器晚成。

世人都道宋祭酒是那“跟對了主人有肉吃的忠犬”,所謂苦盡甘來,其中苦楚又有幾人可知?殊不知此人為了入主國子監,成為了朝廷一流的文臣公卿,更為了不一輩子活在哥哥陰影之下,他不惜將親生女兒送出用以賄賂嶺南節度使何燕山,換取他在朝廷黨爭倒向恩師一邊,這才有了白象軍大軍開拔,靖難南詔。

而在內廷宗人府副總管魏太監奉相令相傳之後,這位國子監祭酒大人欣喜若狂,連夜發動國子監學子不眠不休地整理國冊,修編年史,主持“三大評”。

首當其衝的便是江湖武評,南陵朝建國以來前兩次武評出自地方武道宗師聯袂點,第一次便是由那劍仙凌若寒以劍奪魁的京城會武,第二次便是由南宮少卿登頂的央州武鬥了。

只不過比起第一次的名副其實,新武評更是像是個華而不實的空架子,並未被南北兩陵兩座江湖江湖而公然承認,國子監的閣庫內雖然歷年都有記錄,但為防止不盡周全,宋祭酒還挖出了許多潛藏隱世不屑於比鬥邀名的老怪物,當然,這一切都是在那位黑衣老人的授意下進行。

秘殺堂數位宗師皆入武評,當以那位武痴秦御池為當世第一人,道理很簡單,他靠著一雙拳頭攔下了那位殺穿了秘殺堂的魔道第二人,巫王秦楚,可如今就此將此人捧為天下第一,未免有失偏頗,很快,秦清泉便派他便出京南下,要去給那座膽敢不聽他秦清泉號令的江湖點顏色看看。

禍亂京城的秦楚為武評榜眼,沒有任何爭議,甚至於有人為巫王大人打抱不平,說他秦御池若不是趁人之危,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

北陵那位儒家聖人張清正,雖入廟堂而遠江湖,可他以儒聖之境,憑北海之戰殺盡北方半座武林的不敗戰績屈居第三。

第四人則是天下第一刀客,辭去禁軍統領之位,此刻正西行隴右的柳千秋,一線天峽谷一戰他先擊退以刀對刀,堂堂正正打敗了同樣新武評天下第一的白衣南宮少卿,後以一敵四砍傷秘殺堂四大宗師,悍然而去,無人可擋。

第五人乃是關家老祖,素有“人熊”之稱的關生雄。關老爺子性格暴戾,一身橫練功夫舉世無雙,乃是當之無愧的重魁境第一人。其戰績亦是赫赫,於漠北斬殺邊軍無數,更曾以一己之力挑戰一門,將陌門追殺得毫無還手之力。除柳刀道外,陌門的兩大支柱——門長柳公權和柳莽二人,皆慘敗於關老爺子之手。柳公權一身重魁境內力盡廢,持刀之手亦被人熊扯斷,而那任沙洲敦煌軍客卿的柳莽,更是被斬首示眾,棄屍於邊關。

第六位有兩人並列榜上,都是央州出身,正是白衣南宮少卿,道士百里長生。此次南宮少卿掉了一個天下第一的名頭而撿了一個天下第六的名號,同樣也引得那些個見識過“天問刀”和“白鶴行”威力的江湖人氏的不滿,而對於央州那個青衫小道士,不少人嗤之以鼻,不知此人有何德何能能入武評與南宮白衣並列。

第七位也有兩人,一為大內第一高手,天下太監首領曾欣榮曾公公,相比第一次武評他的排位掉了一位,另外一人則是那西北無敵的鴻鵠城主洛無雙。

第八位,是個江湖上的新面孔,叫長孫攸關,是個活死人。

第九位,北陵新晉大劍士,重劍門掌門,胡力士。

第十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嫁後,殘王的瘋批王妃無法無天

季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