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部分,四書五經合集,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
因此,細微、急速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憂慮;和諧舒展、輕鬆和緩、音色華美、節奏寬簡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心安詳樂觀;粗獷激越、豪邁奔放、昂揚振奮、宏大憤激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人們的剛毅之情;清明正直、剛正有力、莊重真誠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肅然之情;寬暢從容、圓潤洪亮、流利活潑、平和順暢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慈愛之情;放蕩、散亂、輕佻、淫穢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淫亂之情。
【讀解】
音樂既然是表現情感的,那麼就能從音樂的音色、節奏、調性、旋律的變化中,體察到人們的內心情感的變化。這裡所列舉的幾類情緒以及表達它們的音樂特點,恰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人們內心情感的產生,離不開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離開了生活,情感就 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毛澤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喜怒哀樂,一定有其產生的基礎。白毛女、楊白勞對黃世仁的恨,是由他們之間的壓迫、剝削和被壓迫被剝削的關係產生的。大觀園中的焦大不可能愛上林妹妹,是由於他們的出身、成長的背景完全不同,兩人不在同一生活層面上。
從音樂當中的確可以體察到世事人心人情的變化,瞭解到民心民意,從而為統治者的決策提供依據。但是,一定要說音樂能救過救民,將百姓大眾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便近乎於天方夜譚。
………………………………………………
土敝則草木不長(1)
——淫樂如洪水猛獸
【原文】
土敝則草木不長(2),水煩則魚鱉不大(3),氣衰則生物不遂(4),世亂則禮慝而樂淫(5)。是故其聲衰而不莊,樂而不安,慢易以犯節,流湎以忘本(6)。廣則容奸(7),狄則思欲(8)。感條暢之氣(9);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
【註釋]
(1)本節選自《樂記·樂言》。②土敝:土地貧瘠。(3)煩:動盪不寧。(4)遂:生長。(5)慝(te):敗壞。淫:放縱無度。(6)流湎:沉溺。忘本:喪失法度。(7)廣:指節奏緩慢。(8)狹:指節奏急促。(9)條暢:同“滌盪”。逆亂。
【譯文】
土地貧瘠,草木就不能生長;水動不寧,魚鱉就長不大;元氣衰竭,萬物就不能生長;世道昆亂,禮就衰敗,樂就淫佚。所以,樂的聲音悲哀卻不莊重,喜悅卻不安詳,散漫而不合節拍,放縱而喪失法度。緩慢的節奏中包藏著邪惡,急促的節奏則刺激慾念。感受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