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章 泛舟五湖(3),乾坤已定,沈處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想兩人在越國再次相逢,距離上一次會面已有五年之久,期間全靠書信聯絡。久別重逢的好友,憧憬未來,暢飲一夜。二人都眼神熾熱,胸中火烈,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允常去世後,年輕氣盛的勾踐讓兩位謀士跟著吃盡苦頭。

檇李之戰,吳王闔閭戰死,越國憑藉偷襲戰術,贏得勝利。初登王位的越王勾踐從此信心大漲,以為吳國不過是紙糊的老虎,不足為懼,越國滅吳,只在旦夕之間。

兩年後,躍躍欲試的勾踐不顧范蠡的反對,執意發兵攻吳,企圖先發制人,複製前情。

豈料吳王夫差準備周全,將勇兵強,兩軍戰於夫椒。吳軍神猛精銳,吳王指揮得當,越王被逼退守會稽山,舉國之兵僅剩五千。眼看覆軍傾國已是勢在必行無可挽回,兩人勸越王跪低身姿去吳服役,對吳王稱臣,保全實力,徐圖再戰。

為了達成和解,二人四處蒐羅重金求購越國絕色,又傾越國國庫美玉珍奇運往吳國,賄賂伯嚭,取悅吳王。求和成功之後的三年,范蠡陪同勾踐在吳國服苦役。文種則在越國整頓內政,收攬人心,組織生產,積蓄國力。

歸國後直到吞併吳國的十八年間,越王曾無數次的計劃要復仇,都被范蠡以未得天時或是人事已至天未應為理由屢次勸阻。直到吳國發生災荒,范蠡以為“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認為此時的吳國已是內外交困,可以一戰。

吳圍越的最後關頭,吳王夫差八次派人求和,越王勾踐於心不忍差點答應,范蠡強烈反對,越王才作罷。范蠡說,“聖人之功,得時為用。得時不成,天必還形。”——若是越王不順時滅吳,天時一過,優勢朝吳國轉向,恐怕受累的是越國。

正是利益於范蠡一路對天時人事、吳越雙方實力對比、人心向背的跟蹤分析和精準預判,越王勾踐的復仇大計才能取得成功,越國的霸權因為吞併吳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范蠡文種之才,可說是扭轉乾坤氣吞山河。

明明是志氣相投的至交,同樣是輔佐王業的奇才棟樑,為何結局卻天差地別?答案恐怕是複雜的,三言兩語很難說得清。

關於二人的才幹對比,范蠡曾這樣說道:“國境以內,治理百姓,蠡不如種;國境以外,克敵制勝,當機立斷,種不如蠡。”

也就是說,文種之才,偏重於治理經濟、勸課農桑、水利灌溉、組織生產、民事刑獄之類;范蠡之才,更偏向外交斡旋、出征打仗、權衡利弊、應時而變、迅速採取對策。

治理國家,牽涉到的領域之深廣,各種利益糾葛,人心難測,天時難料,絕非易事。外交軍事對國家更是舉重若輕,一個決策失誤很可能把一個國家拖入戰爭,幾代人的命運因此改寫。除此之外,他們都要未雨綢繆,應時而變。若是思維僵化,抱殘守缺,根本無法勝任。

內政外交同樣重要不可偏廢,兩人都能獨擋一面,才幹自是不分軒輊。所以,才智的差別導致命運分野說不過去。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妃好忙

輕卿子衿

北風骨

葉是汐

種仙紀

草上匪

嫁值連城之暴主請立正

涵夜風

貴婦靠擺爛成了萬人迷

躲甜

魂穿名門團寵有點甜

南嬙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