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真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頁,出道入釋,大荒真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老熊口才不咋地,但這些經歷本身夠驚心動魄,涉及到許多大人物及很多三界隱秘,烏有真人不知不覺受到深深吸引。只見他時而沉吟,時而皺眉,時而扼腕,時而讚歎,完全沉浸在老熊的故事裡,一是倒未察覺老熊語氣和心境的變化。而在此過程中,老熊提到自己三兄弟三位一體的秘密,以及煉魔鼎、太極手帕、葫蘆靈根、業火紅蓮靈根等頂級寶貝,烏有真人也只是連嘆:“造化!造化!”他對於老熊的遭遇和運氣很驚歎,對他的悟性和努力很是讚賞,但對於老熊的所得卻無半點覬覦,讓見慣了爾虞我詐的老熊十分感佩,也很慶幸自己對師父的無保留的信任和坦誠交流。很快,老熊就得到巨大的收穫了。就在老熊講完所有內心隱秘和經歷,然後兩人沉浸在坦誠交流的溫馨、喜悅氛圍中時。兩人都未發覺,兩人的元神不知不覺中已經徹底交融在一起,就連最本源的元神烙印都互相交融、和諧共振,如同太極一般和諧運轉。互相不分彼此而又涇渭分明,所以兩人皆未發現什麼異狀,反而交流得很投機。對於老熊的大部分做法,烏有真人都很贊成。老熊雖覺得太過窩囊、憋屈,但烏有真人卻教訓他:“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凡事有舍有得,最後你不是都得了不少好處了嗎?就拿放棄清涼界這事而言,核心的葫蘆靈根、煉魔鼎你並沒有失去,放棄的只是幾百萬凡人的基業,這些都只是身外之物。再說了,道門修煉清虛自守,無為不爭,若你為了金錢、權勢、香火而與世俗界、修行界鬥個不可開交。那麼,即便你有孫猴子的本事和氣運,能夠不死,那你自忖現在能達到這個境界談到現在,老熊已經沒有什麼怨氣了,因此老老實實地說:“不能,若是當初不讓的話,我可能已經陷入無休止的爭端中了,哪能有現在的成就!”烏有真人一副孺子可教的滿意表情,繼續說道:“至於你(們)最糾結的地獄之旅,你(們)分析得不錯,你們的確是被算計了,並且被當成了棋子用。但是,三界之中,除了聖人外,眾生何嘗不都是棋子?你有掌握自己命運的大志向是好事,但現在不是好高騖遠的時候。就連師父現在,也有做棋子的覺悟。你讀過《莊子》,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逍遙對於此問,老熊有所認識,但師父談興正濃,老熊誠心誠意作洗耳恭聽狀,搖了搖頭,果然就聽師父繼續說道:“《北堂書鈔》卷六十九引《文士傳》說道:‘東海聞郭子玄才,用為主簿,天性閒朗,事無疑滯,雖處衝要,猶閒習也。’‘雖處衝要,猶閒習也’,這就是郭象的逍遙,所以為師認為,道家的逍遙是指合乎自然。尤其照郭象的說法,應該是要合乎個人的“性分”,他逍遙不是因為沒有所謂俗務纏身,而是自得其所,自己在各自的位置有自己的自在。當然這和和尚說的“空”是不一樣的:本身追求自然、追求逍遙的過程就已經不“空”了。當然整天說“空”的過程也未必就是“空”了。”烏有真人大概是好久沒有體會到為人師的快感了,一說起來就忍不住長篇大論。雖然他已經有些跑題了,老熊還是忍不住反駁道:“師父,按莊子的本義,似乎毫無依恃,毫無羈絆,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所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烏有真人頷首道:“你說得不錯,但莊子也有“曳尾塗中”: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二大夫餘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用郭象的說法來理解:我曳尾塗中才能自得其所,才能逍遙,所以我不願出仕。又或者說,莊子“性分”中本來就沒有居廟堂之上的部分,所以他才會選擇曳尾塗中。那麼這樣理解的話,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又是不是因為“至人”、“神人”、“聖人”們他們本來的“性分”中“無己”、“無功”、“無名”,所以他們在後天中才會因為“無己”、“無功”、“無名”而感到逍遙?所以,你看書不能光看原典而不看註釋,郭象的莊子註釋對莊子的思想進行了補充和擴充套件。因為他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雖然那個時代流行貴“無”崇“有”的道家思想,但他的本性中應該是存在一些諸如“治國平天下”的想法的,要不然怎麼大談黃老的是他們,掌握國家命運的也是他們?這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而郭象的說法就是在試圖調和這種矛盾:一方面他無法放下家國的責任,另一方面,他不能違背那個時代的潮流——雖然貴“無”崇“有”在他開始仕途的時候受到打壓,但是那個時代主流仍然是道家的思想——而且他也深受著那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