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真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頁,出道入釋,大荒真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性,原為虛無一光,在下生之前,來自宇宙。因此這時煉性的根本方法,謂之性功。性之根,在於兩眉中間之一竅。此竅來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稱為“祖竅”。初先靜坐片刻,用“聽息”法。身心入靜之後,即將兩目,似觀非觀,止於“祖竅”之前。這個“祖竅”之前,不在身內,亦不離身外,就在眼前約一寸二分的位置。“觀祖竅”之法,是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會見光。但是這個境界是自然的,萬萬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會見光,但為幻境,非為真性。須要用“若有若無,似看非看”的意思,在無意有意之間,不可著意,又不可無意。自然而然就對了。明心見性,必須明真我,真我即元神,元神一出,真可謂勝券在握,得訣實修,仙業可望矣。詩曰:“未煉還丹先煉性,末修大藥先修心,性定自然丹性至,心清然後藥苗生。”要達到明心見性,應先知收心法,再言煉靜功,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則靜,靜則生,不但要靜中能靜,必須做到動中也能靜,“鬧處煉神,靜中煉炁”。所謂心動,並非心真動,實質是意念動。所謂神弛,並非元神外馳,實指識神外馳。識神、意念乃一物,而損精耗氣。意念的多,能去此賊,則真性圓明。不欲何貪,不貪無求,心如虛空,煩惱妄想皆不為累,再加煉氣,則明心見性可致。由性入命,心宜虛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動,便可立丹基。以養心為主,心動神疲,心定神閒,疲則道隱,閒則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載道。收心當知儉之道,儉於目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養炁,儉於事可以養心,儉於欲可以養精,儉於心可以出生死,是儉為萬化之柄。儉於心乃修真了道的大關鍵。制心當明內外三關。內三關,性不遷情,氣不化精,神不外馳;外三關,耳不淫聽,目不妄視,口不欺心。修道之心應如金玉之堅,只有這樣始能度一切煩惱、一切困難,而全身心歸於大道。修真人應慈悲為本,修德、守德為基,道功為根,酒、色、財、氣均需戒絕。古人謂酒色財氣乃水火刀兵,是修道人的四大魔關,不能降此四魔,則勿需修仙。須知“房屋是量人的鬥,嬌妻是渡客的船,財帛乃流通之物,兒女是眼前的冤。”修真者不可貪錢財,自足安貧知樂。明心見性,前提是明心。明其概念,保持其光潔無塵,潔淨無塵垢,方可見性。見性者,先見其光,洗魂煉魄,繼見真我元神。元神培成,內外用功,性命雙修同步而進,修真可入門矣。而具體修煉法門是聽息和觀光,聽息又叫調息,觀光又叫回光。所以明心見性的性功的修煉,除了平時的道德修養外,其修煉方法又叫“回光調息”法。弄清了“明心見性”的所有概念、理論、方法後,熊清浦就開始修煉。調息回光無心插柳明心見性,要求平時的道德修養,可以說是修真的前提,其作用是無形的。/主要是讓人在修煉時心無雜念,這一點,熊清浦這次閉關時容易入靜、心無牽掛,可以說已經修成了。其實,這一點熊清浦有自己的理解,許多人的道德底線、道德標準都是不同的。丹經都要求清靜、行善、禁慾等道德標準並非是絕對要遵循的,其目的無非是要達到心定神閒、心無愧怍的境界。如同渡河,這些戒律教條只是渡河的工具,不管用什麼方法,渡過河就行。如果強行統一用這種要求人人都做“清心寡慾、行善積德”的聖人的方法“渡河”,反而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能過的很少。因為明心見性要見的是真我真性,其最主要的“誠”。但如果絕對按這種清心寡慾的高標準來衡量,許多人的本性其實與之嚴重衝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世最強帝

靖陽成

仙煉之路

快餐店

讓你做臥底,沒讓你娶女帝當魔君

啞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