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4章 試探,逐鹿南北朝,何昊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前的犁很笨重,基本都需要兩頭牛三個人,一人在前面牽牛,兩人在後面扶犁才能操作。
楊禹把曲轅犁弄出來後,只要一牛一人便可操作,掉頭輕鬆,速度還快,這效率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高。
楊禹帶著楊子安等人順著新開的溝渠,去看第七軍開墾的土地,正在地裡組織士卒開荒軍長李當歸和長史羅銘見了連忙趕過來拜見。
楊禹見他們還卷著褲腳,衣服上多有泥汙,滿意地點頭道:“屯田進展如何?”
李當歸連忙答道:“回明府,目前已開墾出兩千畝地,不過我們有信心在半月之內,再開墾幾千田。”
“哦,這麼有信心。”
“明府,是這樣,這兩天漾水壩成之後,羅銘出了個主意,先引水把荒地灌透,使泥土變得鬆軟,然後再開墾,如此一來,便輕鬆了許多,墾荒的速度因此倍增。”
“那快帶我去看看。”
楊禹一行跟著李當歸和羅銘來到正在開墾的荒地上,只見數百頭牛在士兵的呼喝下,正在犁地,數以千計的老弱婦孺則跟在後面,把犁起來的荒草和石頭清理出來,堆放在田邊,場面很是壯觀。
地面溼潤,牛犁起地來便輕鬆了許多,走得輕快。
羅銘給楊禹解釋道:“明府您看,由於這些都是荒地,即便引水灌過,泥土也不至於太粘,如果太粘這土就翻不過來,會頂著犁,現在這泥土既鬆軟易散又不粘犁,不僅翻耕起來輕鬆,清除翻耕起來的雜草也容易多了。”
羅銘一說楊禹便明白了,荒地的土層很硬,犁起來自然比較吃力,而且犁翻出來的土往往也是成塊的,這就得花人力用鋤頭去打碎那些土塊,才能把雜草清理出來。
現在灌水過後,犁起來輕鬆,翻起來的土也鬆散,用手一抖便能把雜草連根清理出來。確實是省時省力許多。
“羅銘,這辦法非常好,子安兄,立即通報各軍,讓他們照著做,同時對羅長史給予全軍通報嘉獎。”
楊子安立即應道:“好,我這就去辦。”
這時羅銘有些為難地說道:“明府,我們軍墾荒任務必定能超額完成,只是這糧食……只怕是支撐不了多久了,明府,這全軍通報嘉獎我不要了,能不能給我們第七軍獎點糧食。”
又是糧食,現在一聽糧食兩個字楊禹就不禁頭痛。
這段時間,隨著關中局勢不斷惡化,楊禹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回援關中。
雖然秦州外有強敵隨時來犯,內部百廢待興,所有人都反對他回援關中,但楊禹有楊禹的考慮,一來他與劉義真、劉青鸞的關係不錯,坐看關中淪陷他心裡過意不去;二來他是真不希望關中落入赫連勃勃手裡,秦州需要保持往東的商路通暢,這樣他規劃的棉花和精鹽兩個產業將來才能大規模向東傾銷。
但最終讓楊禹只能望洋興嘆的是糧草,目前能籌集的糧食就這麼多,軍民都吃不飽,如何支撐他出兵關中?
缺糧,這是楊禹目前最為頭痛的問題,而且缺糧的不止是第七軍,各軍都缺,眼下離秋收還遠著呢,之前搞來的糧食,能支撐到四月底就不錯了。
楊禹有些為難地看了看楊子安等人。
楊子安一臉發苦地說道:“秦州境內能徵調上來的糧食基本都徵調完了,再想像上次那樣派軍隊外出搶掠也不太可能了,一來會影響春耕,得不償失,二來有了上次的經歷,四鄰之敵都加強了邊境的管控,小股兵馬過去劫掠的做法也行不通了。”
說到這個事,跟在後面的魏玄、韋典也都不禁愁眉不展,楊禹也是搜腸刮肚的想了許久,然後說道:“實在不行,春耕過後,讓各軍團把大部分耕牛也給殺掉作為口糧吧。先撐到秋收再說,大不了將來再去買再去搶,總之,只要能堅持到秋收就是勝利。”
楊子安搖頭道:“只怕把所有耕牛都殺了,也不足以撐到秋收。”
眼看實在沒有其他辦法了,楊禹只得一咬牙,把魏玄叫到一邊,單獨對他說道:“老魏,你讓嘲風立即動起來,發動當地百姓,檢舉豪紳大戶的不法行為,不管胡漢,確實有罪的,讓官府沒收田地家產,男丁充軍,婦孺隨軍。沒有罪的,也要敲打一下,讓他們把糧食牛羊賣給官府,我就不信秦州真就籌不出一點糧食來了。”
之前楊禹讓魏玄物色人選,成立一個叫“嘲風”的組織,安插到各郡縣去,監察各郡縣的情況,防止有人作亂。畢竟秦州原來是羌人在統治,且各遊牧部族人口占了半數以上,對這些人楊禹不得不防。
魏玄有些遲疑地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