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松錦之戰的罪魁
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章 松錦之戰的罪魁,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銳、一次讓大明沒了技術上的優勢。
認真追究的話,吳三桂在歷史投降建奴的行為只不過是大明一系列軍事、政治、經濟、選才用人上的綜合後果,而王家的兩次逃跑則直接給大明掘好了墳墓。
只不過吳三桂處於改朝換代的風口上,故此在歷史上更加引人矚目罷了。實際上到了崇禎上吊、大明民心不再之時,吳三桂投不投降都無法改變歷史走向。
但是背叛故國、投降敵酋,任何時候都不會被原諒,哪怕他吳三桂有再多苦衷。
崇禎回過神來,深呼吸了幾次,方才略微平復了心情。
軍隊大佬在軍中生根發芽、代代傳承真的要不得。
“大伴,你記錄,朕有新的旨意。回京後立刻實施!”
“即日起,軍隊中所有恩蔭,最多准許一人。且、家族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中有一人做總兵,不,做參將及以上職位的,家族其餘人不得擔任同等及以上職位。”
吳三桂等人聽了後,都沉默不語。軍隊高階將領的家族傳承、包括勳貴的恩蔭,的確讓大明軍隊戰鬥力無法得到保障。
“如果確有將才,朕特許之後才能啟用。兵部、內閣等機構以後重啟後,必須遵守朕剛才的旨意。”
“皇爺放心,內臣都記下了。”王承恩記錄完畢後說道。
吳三桂很清楚,他自己是憑本事做到總兵官的,而那個率先逃跑的王樸,本質上是一個紈絝的官二代,他混到總兵,松錦之戰不敗才怪。
“李若鏈,你去查一查,看看曹變蛟、楊國柱、王廷臣、李輔明這四位戰死在松錦的將軍,還有沒有親族子弟,朕要重用。這四人是松錦之戰唯一沒有任何逃跑舉動的總兵官。”
吳三桂忍不住又摸了摸鼻子。
他今天心情很不好,先是李若鏈有意無意刺激了他的自尊心,現在陛下又對曹變蛟、楊國柱、王廷臣、李輔明四位大將無限哀思和緬懷。
陛下今天這是怎麼了?即便吳國貴和祖邦文突襲京師打光了,我的精銳心腹喪失了,也不至於突然對我翻臉啊。
“吳三桂!朕今天入庫了一百七十萬兩銀子。你來分配安排,全部花光。山海關的顧玉川也要考慮進去。”
吳三桂趕緊道:“臣領旨!
“盤踞在山海關的高第,不僅甘願為那個什麼湯老爺充當刺殺朕的急先鋒,這些年在山海關毫無建樹。”
“平西伯,你在寧遠守孤城的時候,內閣一直都在給你們認真調撥糧草,可是為何你總是感覺糧草不夠。根據朕的特殊資訊渠道,朕有理由相信高第早就在偷偷向建奴盜賣糧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