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崇禎經濟學
三才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崇禎經濟學,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三才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心裡很清楚,治理國家、維護統治,光靠軍事鎮壓和儒家典籍是不夠的。
必須要有錢!
財政沒有錢,最終的結局就是改朝換代。
而既得利益者不會將錢吐出來。
於是透過變法希望有錢的大地主、大官僚能夠把田產等財富吐出來。
所以,王安石、張居正、雍正都被後世的既得利益者罵的狗血淋頭。
比如那個小時候砸過缸的司馬光,窮其一生要打倒王安石。
因為王安石的很多政策讓司馬光那一撮人利益受損。
這種解釋很多人覺得過於膚淺。
甚至好多人覺得司馬光才是識大體、老成謀國的典範。
但如果將視野放大到幾千年的歷史中,在怎麼複雜的問題和人性都無法迴避一個現實問題:
大部分人吃不飽飯、國家也沒有錢的時候,是再苦一苦百姓,還是認真思考重新分配?
身為穿越者的崇禎,很清楚土地在大明就是一切財富分配的基礎。
崇禎心裡很明白,大明朝實際的田畝遠遠大於登記在冊的。
因為所有的官員、地主、士紳、勳貴、宗室都佔有並隱瞞了大量的田產。
甚至吳三桂這樣的邊鎮總兵和手下的將領,以及衛所將領,都有大量的田產。
既然你們都希望朕死,然後等著改朝換代繼續做富家翁,那就不好意思了。
等擊敗李自成,從京師和順天府開始,耕者有其田,不耕者就餓著吧。
要打破王朝三百年週期律,只能進行財富和土地的重新分配。
這種分配自下而上就是革命和造反。
自上而下就是改良。
但造反往往比改良更為有效。
李自成攻佔北京,將半個大明朝打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利於財富和土地的重新分配。
李自成,朕謝謝你!
“平西伯,除了家丁營另當別論,其餘關寧軍的賞賜也是每人一百五十畝!”崇禎在黑暗中盯著吳三桂的臉。
”你的家丁營不缺地,朕平定天下後,也不會去動他們!”
“那是他們在遼東拿命換來的,朕可以容忍!”
吳三桂急忙跪下道:
“臣代關寧軍將士們叩謝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透過這幾天的相處,吳三桂心中對崇禎皇帝的看法越來越明確。
這位大明天子絕非昏庸之君,陛下心中有著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陛下絕對不是能夠隨便糊弄的人。
之前陛下坐困京師,被各地官員和軍隊將領矇蔽、被朝堂大佬和派系孤立,處處舉措失當,一步錯,步步錯。
但李自成攻佔京師後,陛下似乎被打醒了。
現在只要輔助陛下打垮李自成,即便建奴,也可以慢慢對付和收拾。
外出配合唐通徵糧的方光琛,昨天還暗中派人給吳三桂遞過來一份密信。
密信內容很短,只有一句話:
“吳者,器也!君子不器!”
吳三桂看了密信,驚出一身冷汗。
為了不讓別人尤其錦衣衛的暗探知道他收到過密信, 吳三桂直接將密信吞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