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我寧可痛苦,我不要麻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問題
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我寧可痛苦,我不要麻木,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問題,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切記不要站在制高點隨意的點評別人,也許我們只是比她們幸運而已,最近網路上很流行批判早婚的農村婦女。”
“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我自認為清醒獨立,而我卻時常忽略了女性具體所處的環境和成長背景,僅憑片面的言語和行為粗暴的給她們貼上愚昧的標籤。”
“於是我開始反省,我自己也是否有尚未開智的部分?我和她們有什麼不同,而我急於與她們割席,拒絕與她們溝通,是不是也落入了厭女的窠臼?”
“這讓我突然想起了之前很火的農村婦女劉小樣,她能夠衝破思想的枷鎖去讀書讀電視,可在這樣的環境中像她這樣的人又能有幾個?”
時錦初在高三時期曾看過劉小樣的紀錄片,其中有一句話至今讓她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她說:“我寧可痛苦,我不要麻木。”
一種罕見的自然主體性。
當思想與環境不匹配,是精神世界的悲哀。
精神的超脫,肉體上的腐爛。
當認知高出環境卻無法改變才是最痛苦的。
“我們真正去關心她們的困境和苦難,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嘲笑,而她們受制於表達意願和方式,大多數都是失語的。”
“而同樣身為女性,我們應該做的是為她們發聲,爭取她們受教育的程度,讓她們從思想上去根本改變自己。”
“在網際網路上以弱小者的不堪當做笑點,以加害者的理直氣壯當做笑點,以苦難的人生當作襯托自己優越感的工具,好像一切事情都可以被高度碎片化凝結成一句梗來娛樂。”
“地獄笑話無處不在,換位思考,自己真的身處在這個環境中還能笑得出來嗎?”
震耳欲聾,羞愧難當。
身處這個教室的人大部分都是農村孩子。
讀書不是為了避免自己變成這樣嗎,為什麼開始唾棄那些被埋葬的靈魂?
太片面,太淺顯,常常忽略了成長環境。
所謂的苦瓜大隊,她們發短影片已經是在進步了。
文字並不能使人成熟,書籍描繪苦難,不幸者經歷苦難,怎麼敢讀了些書就去蔑視真正的不幸者?
讀書的意義,並不是去嘲笑無法讀書的人。
不能幫助她,至少不要嘲諷她。
“最後在觀看大量該類影片之後,我想提出一些建議,該類影片的內容同質化較為嚴重,其內容都是圍繞日常生活重複展演。”
“從長遠來看,粉絲的注意力會因為同質化內容出現轉移,所以想要持續性的吸引粉絲注意,必須要開發優質的農村內容。”
“在我看到大量幾十幾百幾千粉絲量的農村女性博主,她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創作出來的指令碼卻低質沒有看點,這很容易成為數字勞工。”
“並且如果是為了獲得流量而主動迎合大眾獵奇與審醜,將身體作為一種消費品,不惜以自我貶損以搏得眼球,遵循流量為王這是不可取的。”
“最後我想說,短影片的出現是農村女性找到了發聲和主動展現自己的舞臺,她們用自己的行動、淳樸的語言和勤勞的行動,塑造了新時代中國農村婦女的形象。”
“她們不再是無聲、被遮蔽、被規訓的群體,而是能夠在國家三農政策倡導下書寫新時代農村女性的華章。”
看到一些農村苦難的單親婦女,冷漠地在鍵盤上敲出“我要把書讀爛”這幾個字,或許她在羨慕你有條件讀書。
見過世面從不是單一的,高樓大廈大商場的確是大世面,可是分不出麥子,豌豆角,大小蔥也的確很愚蠢。
人各有夢,看見自己不喜歡的不看就可以,大可不必在別人的幸福上冷嘲熱諷,也不必在別人的苦難上洋洋自得。
而抖音是個很容易被帶偏跟風的主流平臺,意識形態的輸出,人群多了會有“壞人”。
希望大家透過現象看本質問題。
影片結束,教室裡瞬間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時錦初真是目瞪狗呆,這影片足夠一篇本科畢業論文了。
有論點、有思考、有例項。
有資料分析、有解決問題、
如果再加訪談和實地觀察就更好了,但時間和成本上不允許。
很好的社會研究調查方向。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女子終於明白“九年義務教育”的偉大。
高考、獎學金、讀書能賺錢才能讓枷鎖稍微鬆一鬆,底層女子就可以抓住這個口子奮力往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