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浮生夢
鄒虞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浮生夢,如果這是不講理的爽文世界,鄒虞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它讓我們學會超脫世俗的紛爭與功利。比如在面對得失榮辱時,能以一種更為豁達的心態看待。當你不再執著於事物間的高低貴賤,內心便能獲得極大的寧靜。就像莊子在濮水垂釣,面對楚王的使者,他寧願‘曳尾於塗中’,也不願涉足官場的紛爭,這便是對“齊物”境界的一種踐行。”
“可是要做到這樣,談何容易?人的慾望總是驅使我們去追逐、去比較。”
顧章端起桌子上已經不冒熱氣的茶。
還沒碰到嘴,楚冰凝便把茶杯奪走倒掉。
她一邊回答顧章的問題,一邊重新給顧章泡一杯茶。
“確實不易,但這正是莊子思想的高遠之處。它像是一盞明燈,雖不能讓我們立刻抵達那種境界,但能引導我們在塵世中不斷反思與修行。例如,當我們與人發生矛盾時,如果能從‘齊物’的角度去思考,或許就能理解對方的立場,化解矛盾,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爭鬥。”
“你這麼一說,倒讓我想起莊子的‘逍遙遊’。那種無所依憑、絕對自由的狀態,是否也是建立在“齊物”的思想基礎之上呢?”
稍加思索,楚冰凝道:“有很大關聯。當你能齊同萬物,便不會被世間的規矩、束縛所羈絆。大鵬雖能扶搖直上九萬里,但它仍需憑藉風的力量;而真正的逍遙是像至人、神人、聖人那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不依賴任何外在條件,內心的自在才是真正的逍遙。這需要我們從內心深處打破對萬物的固有認知,超越物我的界限。”
“然而在現實裡,我們為了生存與發展,不得不遵循諸多規則,這與莊子的逍遙境界豈不是背道而馳?”
顧章問。
“看似矛盾,實則不然。莊子並非倡導我們脫離現實規則而肆意妄為。他的逍遙是一種內心的精神境界,即便身處規則框架之中,我們依然可以在心靈上保持自由。就如庖丁解牛,他在解牛的規則與技藝限制裡,卻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達到一種遊刃有餘的境界,這便是在現實束縛下心靈的逍遙。”
楚冰凝將一杯熱茶遞給顧章,自己也端起一杯慢慢品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