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回印光法師下冊。,印光法師白語解,我想簽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佛陀的教化。那麼雖然還沒有出離娑婆,已經不是娑婆世界的久客了。還沒有生到極樂,就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嘉賓了。
如是則上不孤於佛化,下不負於己靈。盡未來際,與海會大眾,親炙阿彌陀佛於寂光淨土之中,豈非所謂雄猛大丈夫哉。願見聞者,鹹皆勉旃。
能夠如此,則向上不辜負佛陀教化,向下不辜負自己的性靈。盡未來際,與蓮池海會大眾,在常寂光淨土之中親受阿彌陀佛的教誨,這難道不是所謂的雄猛大丈夫嗎?祈願見者聞者,全都各自勉勵。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人生世間,禍福吉凶,相為倚伏。其所得損益,唯在人之善用心與否耳。諸佛愍自己與一切眾生,為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之所逼惱。因思所受苦報,由於過去惡業所感。而所造惡業,由於當六塵境,不了如幻如化,妄起貪瞋痴心之所致也。
人生在世,禍福吉凶,互相依存轉化。其中是受損還是得益,只在於人能不能善於用心罷了。諸佛憐愍自己與一切眾生,被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所逼迫和惱害。因此想到,所受的苦報,是由於過去的惡業所招感。而所造的惡業,是由於對著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不明瞭這六塵境是如幻如化,從而錯妄地生起貪瞋痴的心所導致的。
是知貪瞋痴之煩惑,乃一切眾生之大怨家。從茲以戒定慧,斷貪瞋痴。復還本具之天真,以成無上之覺道。然則三苦八苦等,實三世諸佛之導師,而一切眾生永離眾苦,常享諸樂之無上良緣也。
因此要知道,貪瞋痴的煩惱惑業,是一切眾生的大怨家。從此以戒定慧三學,斷貪瞋痴三毒。恢復本具的天真佛性,以成就無上的正等正覺之道。那麼,三苦八苦等諸苦,實在是三世諸佛的導師,也是一切眾生永離眾苦,常享諸樂的無上殊勝機緣啊!
觀無量壽佛經者,普令一切若凡若聖,同於現生,往生極樂,或頓或漸,證無生忍,以至圓成佛道之大法也。
《觀無量壽佛經》是普令一切凡聖,同在這一生,往生極樂,或頓證,或漸證,證得無生法忍,以至圓成佛道的大法。
以聖則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證入,最為直捷,以故華藏海眾,同願往生也。凡則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即已超凡入聖,證不退位。從茲漸修,必至圓滿菩提而後已。
因為聖者的自力具足,又依仗佛力,所以他的證入,是最直捷的,所以華藏海眾菩薩,同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凡夫則憑仗佛陀慈力,帶業往生,立刻就超凡入聖,證得不退轉位。從此漸漸修習,必至圓滿菩提而後已。
此經中品戒善世福,下品作眾惡業,及五逆十惡,將墮地獄,由稱佛名,遂得往生也。如是力用,最為洪深。
這部經,中品往生,要修五戒十善的世間福業;下品往生,造作眾多惡業,甚至五逆十惡,將要墮入地獄,由於稱佛名號,也得以往生極樂。如此的力量大用,最為洪深。
蓋由阿闍世王,乘大願輪,示為惡逆,囚父禁母,而為發起。其母厭離娑婆,願生極樂。併為未來眾生,求往生法。世尊乃為說此觀想西方依報國土,種種莊嚴。正報佛及觀音勢至,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若因若果之十六觀。
這是由於阿闍世王,乘大願之輪,示現為造作惡業逆罪之徒,囚父禁母,而作為這部經發起的因緣。他的母親厭離娑婆濁世,願生極樂淨土。併為未來的眾生,詢求往生的辦法。世尊於是為她宣說這個觀想西方依報國土的種種莊嚴。以及正報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每一品往生行人之因果條件的十六觀門。
於第八像觀之首,發明宗要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在第八像觀的開頭,闡發顯明宗旨要義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須知法身入想,理實甚深。心作心是,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圓悟者,方名達人。
必須知道,法身入於眾生的心想中,這個義理實在很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夠圓悟的人,方才名為通達智人。
於第十三觀,特為劣機眾生,開方便門,令觀丈六八尺之相。第十六觀,又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