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十九,印光法師白語解,我想簽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來於諸戒之中,皆以殺戒居首。其深慈大悲,至極無加矣。而迷倒愚夫,不知感恩,反加謗毀。勢必從劫至劫,互相殺戮,可不哀哉。蓮池大師以此之故,去歹加衣,而用袾字。世多不察,每每訛作從示之祩 (zh u) 。其不識字義,粗心浮氣,有如此者。而大師慎微杜禍正名順言之道,遂因之埋沒。惜哉。
如來在諸多戒律之中,都是將殺戒放在第一。佛陀的深慈大悲,到了極點,無以復加。然而迷惑顛倒的愚昧凡夫,卻不知道感恩,反而加以謗毀。這樣,勢必從劫至劫,互相殺害,能不悲哀嗎?蓮池大師因此之故,去掉歹旁,加上衣旁,而用“袾”字。世人大多不仔細體察,每每錯寫成從示旁的“祩”字。不認識字的意義,心粗氣浮,就有如此的錯誤。而蓮池大師謹小慎微,杜絕禍患,正名順言的法道,因此而埋沒。可惜啊!
無門洞者,即今之湘子洞。意昔或名湘子洞,老人居之,改為無門洞。及老人去世,無知僧俗,不知無門之義。以韓湘子修行成仙為奇,故仍呼為湘子洞耳。
無門洞,就是現今的湘子洞。我想過去或者叫湘子洞,老和尚居住後,改名為無門洞。等到老和尚去世後,無知的僧俗,不知道無門的含義。以韓湘子修行成仙,認為這是奇事,所以仍就稱為湘子洞罷了。
何以知之,南五臺山,無有大洞,可以住人。亦無有洞,名無門者。唯湘子洞,高深寬大,可以住人。兼復僻居山後,上下懸崖。而逼近聖泉,柴水方便。又復地勢向陽,冬暖夏涼。遊人樵夫,皆所不至。洵為辦道最勝之地。鹹同以來,兵火連綿,以故久無人住。
如何知道是如此呢?南五臺山,沒有大的山洞,是可以住人的。也沒有山洞,名為無門洞的。唯有湘子洞,高深寬大,可以住人。又加上洞口偏僻在山後,上面下面都是懸崖。且接近聖泉,拾柴取水很方便。又者山洞的地勢向陽,冬暖夏涼。遊人樵夫,都不會到這個地方。實在是辦道最殊勝的地方。咸豐、同治年以來,兵火連綿,所以很久沒人居住。
至光緒初,法忍冶開等老,卜居於此,至今成大蘭若。而道由人宏,地由人靈,可不信哉。名無門者,蓋以大士以普門法道,度脫眾生。老人效法大士,名其居曰無門。亦取楞伽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之義。
到了光緒初年,法忍、冶開等老和尚,選擇住在這個地方,到現在成了一處大的阿蘭若。佛道是由於人的宏揚,福地是由於人的靈氣,可不信嗎?名為“無門”的原因,因為觀世音菩薩以普門的法道,度脫眾生。老和尚效法觀世音大士,稱他的居住為“無門”。也是取《楞伽經》中的:“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的旨義。
須知無門即是普門。良以法法頭頭,迷之則皆可起惑造業,悟之則皆可斷惑證真。故楞嚴二十五聖,於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各證圓通。故無一法不是三諦妙理,亦無一法不契三德秘藏。唯其普皆是門,故不須另立一門,而號為無門焉。
必須知道無門就是普門。實在因為每一法每一事,迷惑的話,就全都可以起惑造業,覺悟的話,就全都可以斷惑證真。所以《楞嚴經》中的二十五位聖人,在六根,六塵,六識,七大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見大、識大七種) ,各自證得圓通。所以沒有一法不是空假中三諦妙理,也沒有一法不契合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秘藏。普皆是門,所以不須要另外立一個門,而號為“無門”啊!
居士幸住此山,諒亦宿受此老之法潤所致。宜將此意詳告大茅篷主僧。令知有高人故事,及無上甚深之真正名目在。不可仍以外道虛名,相沿傳去,以致失卻佛法中之正名耳。
居士有幸住在這座山,想必也是宿世受過這位老和尚的法雨滋潤所致。應該將這個意思詳細的告訴大茅篷的主事僧人。令他們知道有高人的故事,以及無上甚深的真正名目所在。不可以仍以外道的虛名,相沿流傳開去,以致失去了佛法中的正名啊!
攝身巖者。以其峰巒陡峻,壁立萬仞。至其巔者,向下望之,不禁戰兢惕厲,身心悚然,妄想消滅,正念昭彰。即楞嚴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意。
攝身巖,因為它的峰巒陡峻,壁立萬仞。到了山頂,向下望去,不禁戰戰兢兢,警惕謹慎,身心恐懼,妄想消滅,正念昭彰。就是《楞嚴經》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意。
蓋以身為總名,六屬別目。以總攝別,故但曰攝身耳。其後哲人悉沒,志乘佚失。無知僧俗,遂訛作捨身。以訛傳訛,無人改正。誣罔名山,莫此為甚。豈有菩薩現身親開之山,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