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2088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章,米莉的火花,米粒2088,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別愛乾淨。
家裡一塵不染,有事沒事就拿消毒劑噴一遍。
然後她女兒就各種過敏,隔三差五就要跑醫院。
醫生說,有可能就是因為孩子的環境過度清潔,導致她接觸的細菌少,免疫力不行。
還有一個醫生姐姐,以前都好好的,去年忽然開始桃子過敏,還很嚴重。
她自己就分析,應該是疫情期間用了太多消毒劑,滅掉了身體的很多微生物,導致菌群失衡了。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過敏的人,往往都特別愛乾淨。
或者他們的父母特別愛乾淨。
其實國外早就有研究發現,在農場里長大的孩子,過敏的發生率要大大低於城市的孩子。
原因就是農場的孩子,是在“不潔”的環境里長大的。
天天和泥土為伴的孩子,看起來髒兮兮的很不衛生。
但是泥土中其實含有非常豐富的細菌。
農場裡的孩子廣泛地接觸了各種微生物,也就在體內培養了豐富的菌群,也很好地鍛鍊了自己的免疫力。
很多城裡媽媽看到農村小孩一身土、一手灰,餅乾掉地上撿起來就吃。
會覺得哎呀太不衛生了,會生病的。
但事實上,這樣長大的孩子往往身體特別壯,一年到頭很少去醫院。
反而是我們城裡的小孩,天天一點土不沾,飯前飯後反覆洗手,哪兒哪兒都不讓摸,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是身體特別嬌弱,動不動就發燒咳嗽,吃個蝦也過敏了,隔段時間就跑醫院去掛水。
你說這是為什麼?
是時候正視這個問題了。
美國關愛兒童成長的官方手冊裡就明確寫道:
“別讓孩子老是呆在家裡,因為阻止孩子去接觸常見病菌,會導致他們的免疫力下降。”
這跟我們老祖宗說的“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穿百家衣的孩子好養活”,是不是不謀而合?
我曾經特別反對這兩句話。
但是這幾年徹底改變了觀念。
不得不承認,老祖宗是對的。
05
為什麼有的孩子格外愛生病?
有一個關於“剖腹產和順產,哪個孩子更健康”的研究,很有意思。
研究發現,順產的寶寶在經過產道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吞嚥很多產道里的液體。
這些液體裡有大量的細菌。
因為就在媽媽身體裡,所以都不是致病菌,到了寶寶腸胃裡也不會致病。
不但不致病,還會訓練寶寶的免疫系統。
讓他早早地學會抵禦外來入侵的致病菌。
而剖宮產的寶寶,就錯過了這種植入細菌的機會。
也就沒能在體內建立起豐富有益的菌群,沒能給免疫系統完成最初的訓練。
這樣的寶寶就更容易被外界的致病菌感染。
而感染之後,現代人又特別喜歡用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會不分黑白地殺死人體內的菌群。
寶寶本來菌群就不豐富,又時不時被抗生素殺一波。
於是就始終不能在體內建立起健康完善的菌群。
也就很難訓練出很好的免疫系統。
也就更容易生病。
所以你看,還是自然的方式更健康。
還有一個母乳餵養的研究,也很神奇。
你知道,現在很多嬰兒奶粉都特別高階,說得天花亂墜。
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配方再好的嬰兒奶粉,也不如母乳好。
因為母乳裡,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成份,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比如母乳裡有200多種叫做hmo的多糖。
這玩意,嬰兒根本沒辦法吸收。
過去科學家就很疑惑,不明白母親為啥花那麼多精力去分泌它。
而最近的研究就發現了,原來這些東西,是用來餵養嬰兒腸胃中的細菌的。
這種細菌食用hmo以後,會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幫助嬰兒的小腸更好地生長。
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消化能力就更強,拉肚子和得痢疾的相對少。
你說是不是還挺神奇的。
所以我們真的要尊重自然,尊重人原始的生存方式。
這是人類用幾百萬年的時間,不知花費了多大的代價,才一點點探索和篩選出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