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陰符經
靖字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陰符經,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靖字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眼疾,今天給大家奉上道家經典《陰符經》
《黃帝陰符經》又稱《陰符經》,關於成書有人說黃帝,有人說是戰國時的蘇秦,近代學者多認為其成書於南北朝。
陰符經以《易》通《老》,李筌分為“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人之法”、“強兵戰勝之術”,全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查謂兵法權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兵書。
《道藏》中收錄的《黃帝陰符經疏序》詞上有差異,即言“魏真君”而不言的記載與此基本相同,只是在個別字“大魏真君”。《陰符經》全稱《黃帝陰符經》,古以為出自黃帝之手,此當屬託名。不過,其說卻自有來歷。宋代以來學者,始對此書之作者及產生年代提出質疑,但意見頗不一致。宋人黃庭堅《山谷題跋》及朱熹《陰符經考異》以為此書是李筌假託黃帝名自造;清人姚際恆、全祖望等學者認為此書乃魏寇謙之偽託;今人餘嘉錫及王明先生均對此有考辨。餘氏《四庫提要辨證》指出:“昔晉哀帝興寧二年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下降,授弟子楊羲以《上清真經》,使作隸字寫出,以傳句容許謐並第(弟)三息許翔,事見《真誥·運題象》。於時所出道經甚多,《黃庭經》即出於是時,……其後杜京產將諸經書往剡南,吾疑《陰符經》即為此輩所作。以其有強兵戰勝之術,故京產弟子孫恩遂因之以作亂。”杜京產為魏晉時人,餘氏以為此書為魏晉人杜京產所作。王明先生認為:《陰符經》的一個重要思想“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不見於古籍,最早出自《列子·天瑞篇》。王氏引述了《列子》書多條行文來證實《陰符經》之思想來源出自《列子》,又據一些學者關於《列子》屬“偽書”的觀點,認定《陰符經》當出南北朝時道門中人或當時隱者之手。雖然《陰符經》之思想來源出自《列子》是無疑的,但近年來許多學者對《列子》一書之年代重新進行考證,如許抗生先生所作《列子考辨》,根據先秦與兩漢不少典籍引用《列子》文句的事實,認為《列子》當屬戰國時代之作品,但在許多地方經過後人增改。8《列子》為早期黃老道家典籍。如此一來,則《陰符經》之出世年代是否屬於南北朝則尚待進一步研究。
《陰符經》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共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觀點認為是黃帝所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等注。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寇謙之所作,其根據是因為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謂此書是“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唐代中期的李荃所作,持這種觀點的有宋代的黃庭堅、朱熹等。第四種觀點認為是南北朝時一位“深於道者”所作。
軒轅黃帝陰符經原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
地發殺機,龍蛇起陸;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
奸生於國,時動必潰。
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
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
動其機,萬化安。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自然之道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