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尋找失去的快樂,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罰是不可取的,特別是現在的社會,孩子一般在家庭中都不具備古代那種尊師重道的意識。如今的成人世界普遍追求名利,為了獲得生活的安全感而拼命抓錢,就算是許多知識分子的家長,在親子教育和家庭關係中有時也會表現出種種人格缺陷,因此在孩子的眼中,知識並不完全代表優秀,因而對傳授知識的人,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的崇拜與尊重。
但教育上的缺陷,並不能證明尊師重道的錯誤,相反,越是在思維混亂、物慾橫流的環境下,就越要強調從師的意義。對於職場上打拼的白領,對於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對於正在迷茫的年輕人來說,老老實實地拜師學藝,才有可能學到真正的生存之道,成功之術。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進門後,既然修行在個人,那麼還需不需要繼續從師呢?其實“師父領進門”的意思,正是古語“授人予漁”之義:師父已經教給你的東西里,包括繼續拜師的內容,“繼續拜師”中,也包括“選擇老師”的智慧。如果你真的已經入了門,那麼你肯定就知道拜誰為師。
比如莊子從老子那裡學到了道家智慧,他後來修行的老師,就是環境,是社會和自然。是的,人類最好的老師就是現實環境。比如我自從和許宜銘老師學過親子教育後,就再沒有形式上的拜師學藝,而是在觀察我的小孩,從他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孩子的思維模式,再運用親子教育中的心理學,以及過去禪定的功夫來覺察和引導我們之間的互動。以此類推,在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及職業生涯等領域,我都會透過實踐經驗來學習,這不是講臺上下的那種說教,而是一種自省,包括對立面和諮詢案主,都是我的老師——接觸得越多,範圍越廣,就越能學到東西,但這個學的基礎,仍然是當初與幾位大師交流時體會到的那個理論精髓,後來離開他們,我經常看一些經文和心理學圖書,看電視節目中那些專家們的講座,以及演員們的表演,還有與鄰居的談話,與同行們的切磋……生活中一切,都成了老師。
這,就是修行,其中把握一個要點:走一段路程後,最好停下來看看,觀察一下四周,然後再走——做事的時候,有了些量變後,最好翻回來看看理論,從經典中找到理論依據,不要自以為是,以此規範發展方向,然後再前行。絕不可冒進爭功,因為沒有一個人天生下來就明白一切,這就好比蛇行,先左,再右,再左,再右……如果一味地朝一個方向走下去,只會偏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走邪了”。為了避免走錯,我們就必須用前人的理論規範自己,太疾的緩一緩,太緩的衝一衝,太熱的降降溫,太冷的加加熱。總之,無論做事待人,最好都要讓自己步入中庸之道。
第六章 談古論今學管理(1)
一、仁義乃領袖精髓
有一次,一個朋友跟我聊天兒,說起他在職場打拼的艱難。他坦言自己一心想創業、做老闆,然而,他又說自己的原則性很強。我問他所謂的原則性指什麼,他說就是保持自己的個性,比如,看不慣就直說,聽不慣就直言,不想做就不做,做不來就放棄。他說他很重義氣,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而且極富正義感。總之,他給我的感覺就是稜角頗多,而且他引以為榮。
我看了看面前的桌子,就問他:“你說,這桌子有四個角,能坐幾個人?”
“四個唄!”
我笑了笑,繼續問:“那如果它是六個角呢?”
他也笑了笑,“那就坐六個人唄!”
“如果是八個角呢?”
“那就坐八個人,”他有點兒納悶兒,“你不是在考我幾何吧,問這些是什麼意思呀?”
我擺擺手,“你先別急,回答完你自然就知道了。”然後繼續問他:“你說,如果這桌子有無數個角,像個什麼?”
他不得不又想了想,“嗯,那就等於沒有稜角了,應該是個圓桌,可以坐無數個人,有多少角就坐多少人,當然,沒那麼大的桌子,理論上可以這樣理解。”
他突然明白了些什麼,深思起來,噗地笑出來,“你是在說我?!”
我也笑了,“我可沒指某人,咱們在談桌子。是你自己往自己身上聯絡的,那好,你剛才說自己要保留個性和稜角,看似理由充足,可是,這也許正是你想做老闆的障礙。凡是領導或老闆,都需要有一個基本素質,就是他們沒有明確的親疏遠近,對所有人都差不多,不拉幫,不結派,沒什麼看不慣,也沒什麼聽不慣,他們不那麼執著,他們站得比較高,可你呢?”
“哈哈,你是在拐著彎說我,”他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