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短命:誰謀殺了一個公司,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度?是猴子沒有樹立權威?還是猴子什麼時候得罪了刺蝟,刺蝟懷恨在心?抑或是刺蝟自視甚高對猴子心有不服?根據A刊的故事情節,我推斷了可能的原因。
原因之一:猴子作為一文人,在辦刊物時更多地在向下屬灌輸自己的思想,在作決定時更多地強調自己的意志,這或許是文人的強權政治吧!而創刊團隊的其他人又都因為猴子的個人魅力與個人能力多遵從猴子的意見。這使得自視甚高的刺蝟很不服氣,自認為是新聞專業的高才生,而在創刊團隊中個人意志得不到體現,個人價值得不到實現,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服從領導意志。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既然團隊中大部分人都同意猴子的提議,這說明猴子的主張還是很有價值的,可能因為刺蝟的個人原因造成他對猴子的偏見。刺蝟少了一些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太過於強調個人意志。
原因之二:猴子一開始就因為刺蝟的思想守舊,有點不是很喜歡他,而希望被別人喜歡和欣賞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人們很難喜歡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這樣刺蝟與猴子都形成了一種思想:“他”不喜歡我,所以有時候建設性的討論也會被對方視為挑釁。
至於刺蝟處處迎合猩猩,可能是刺蝟對猩猩的討好,也可能是刺蝟真的喜歡猩猩的風格。關於人這種複雜的動物想研究明白真得很困難。
事件三:猴子讓刺蝟去採訪某某人寫一篇某某人關於兩性關係的觀點表態。刺蝟一開口就稱:“某某非常難約見”。總之是不想去採訪,但最終刺蝟的採訪報道也如期完成了。猴子“火眼金睛”看出採訪報道的風格絕非某某人的,後經查證,果然是刺蝟“獨自”完成報道,這令猴子很生氣。二人矛盾再度升級。我認為這是刺蝟犯的最嚴重的錯誤,他明顯表現出一種消極的態度,這是任何“上司”不能容忍的。年輕人應該有主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但也不能凡事都以自己的主觀想法為做事原則。尤其是在工作中,更多強調的是團隊意識、合作精神。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討論:初入職場,別作“魷魚”(2)
可憐又可氣的刺蝟最終被無情淘汰。刺蝟為什麼失敗?僅僅是因為他與猴子的衝突步步升級嗎?歸根結底這與刺蝟的能力和個人氣質是密切相關的。一個出色的文人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極強的生活感知力,尤其是需要多元的知識背景和開闊的眼界。刺蝟是重點大學的新聞系“高才生”,可他不一定真的具有編輯應有的能力,他在學校裡學的那一套理論到真上職場時,可能發揮不了多大作用,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當今一些高校的教學體制有待改進。
如果說真的就是因為自己能力太差而被淘汰,只是讓人感到很遺憾,遺憾刺蝟的不努力和高校不完善的教學體制,但是刺蝟在“創刊團隊”中的不愉快的經歷和他的處世態度是密切相關的。這就涉及到當今社會一直在強調的人的“情商”。
首先刺蝟有些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常常忽略別人的感受,不懂得去關愛別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也經常不懂得接受自己,這種心境常會產生悲憫和受挫感。因為一個人內心感到痛苦,其他人往往會不自覺加劇他的緊張情緒並且他也不能與其他人一起成功。因為建立團隊時在作媒體,是在創造一種讓大眾接受並徜徉其中的文化,激烈的爭論不可避免,只有思想相互碰撞,才能產生智慧的火花。可能就是因為刺蝟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思想碰撞產生的火花就可能變成對同事的怒火。以這樣一種態度又怎麼能和同事和睦相處。作為初入職場、經驗又匱乏者,在忙於發表自己高論之前先要學會傾聽,傾聽的藝術是受人喜歡、被人接納的秘訣之一。然而,我們總是試著提出更多的意見,集中精力批駁與自己意見相悖者,卻不能把更多的耐心、寬容和愛戴傳達給對方。
激勵大師卡耐基說過:“態度決定一切”;哲學家威廉詹姆斯也稱:“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若改變自身的心態,就能使生活本身發生變革”。而刺蝟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工作的呢?那就是消極。在工作中消極的應付只能使自己無比鬱悶和“光榮下崗”。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會要一個沒有工作熱情、老氣橫秋、消極怠工的員工。
在面對領導的批評和工作中的不快時,我們應學會寬容,學會去接受別人的批評(即使言辭有時過於激烈)。如果我們保持一顆平常心,便能以正確的心態積極面對批評。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別人與你意見不一致或批評你時,無論如何,儘量以你的表情、眼神、行動表明你愛他。凡事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可以使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