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香草美人鄧麗君,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方才幾位參賽的歌手上場時,都沒有得到觀眾如此熱烈的歡迎,也許是少年鄧麗君那俊美的風姿與扮相引來了人們的注目。接著,前臺喝彩、掌聲都更然而止了,隨著一陣動人的黃梅調旋律,隱隱地從前臺傳來了鄧麗君那清麗優美的歌聲。那是李翰祥根據安徽省黃梅戲的曲調所拍成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中,有名的《訪美臺》唱段。這段纏綿然惻、打動人心的唱腔,許久以來就在臺北的民間流傳。儘管這段唱人人皆會,可是如今被一位10歲的姑娘在舞臺上一唱,就顯得格外動聽。舞臺下不時地爆發出一陣又一陣掌聲。直到《訪英臺》這段黃梅調唱完了,常蔭椿的心還是那樣緊張,因為他在期盼著更響亮的掌聲與喝彩。果然,當鄧麗君娉娉婷婷地從前臺回來時,臺下突然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致使小小的鄧麗君,也不得不像那些成年的演員一樣,一次又一次地被請回到前臺去謝幕!

10歲少女鄧麗君成功了!

她以《訪英臺》一曲榮獲了“中華電臺”所舉辦的“黃梅調演唱比賽”的冠軍!此次參賽的百餘名業餘民間歌手中,有專攻黃梅戲十幾年的老藝人,亦有接連三輪比賽屢屢領先的“黃梅迷”,唯有鄧麗君的年齡最小。誰也沒有想到一個乳臭未乾、初出茅廬的小囡,會以《訪英臺》這段很平常的唱段擊敗所有對手,獲得所有評委的一致認可。臺灣的幾家民辦報紙上,立刻刊登出鄧麗君身穿戲裝的照片,同時,連篇累續地發表介紹文章,其中,臺灣《自立早報》這樣描寫初出茅廬的鄧麗君:“這位名叫鄧麗君的奇女子雖僅妙齡10歲,天真稚嫩,然而表演慾卻極強。孩提時便隨父哼唱京曲,其父乃北平長大,深諳皮簧京曲,對童星鄧女甚有影響。她不但從小就迷上了京戲和黃梅調,有時還會規規矩矩地哼唱一段時新歌曲。家庭對於她是一種萌芽性的藝術薰陶和感染。”《聯合報》稱:“神童歌女鄧麗君在盧州國小就讀,不管是校內的節目表演,還是校外的演唱比賽,都少不得她的份。她在國小的班主任教師李復揚近日對記者稱:”如果學校的遊藝會忘了叫她參加,她一定會生氣的。……“

“麗君,你到日本去加盟寶麗金唱片公司,當初我是極力反對過的!”正沉浸在往事中的鄧麗君揉了揉眼睛,她盡力地將那紛亂的思緒收回來。在自己的啟蒙老師常蔭椿面前,即便已經成為耀眼明星的鄧麗君也永遠是一個孩子。她必須謙恭地傾聽著這位瘦弱老人的每一句話,儘管有些話難免刺耳,可是鄧麗君還是喜歡聽。

常蔭椿還像當年那樣直來直去地對鄧麗君說:“我記得曾給你寫過一封措詞嚴厲的信。指責你不該丟掉中國民族歌曲的演唱習慣,盲目去追求東洋那樣並不高超的東西。我甚至說你是為了多賺錢而不顧所創下的演藝基礎。當時,你收到我的信時一定是很惱恨我這個糟老頭子吧?”

“哪裡的話,”鄧麗君溫存地一笑。她在東京收到常蔭椿教授的信以後,確實氣得傷心落淚了。可是鄧麗君並沒有計較嚴師對她過於苛刻的指責。她的善解人意化解了啟蒙老師來信中所帶給她的許多痛苦與憂傷,鄧麗君知道常蔭椿是恨鐵不成鋼才這樣做的,同時,他反對自己去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日本在二戰期間給老人所帶來的無法彌補的創傷。鄧麗君很想以三言兩語就結束這不愉快的話題,說道:“先生是擔心我丟掉從前在臺北形成的演唱風格,才那樣做的。我認真想後是能夠理解的,我從來沒有惱恨過先生。”

“現在看來你去日本是對的,”性情耿介並有些偏執的常蔭椿,愧疚地將頭搖了搖說:“你鄧麗君還沒有忘本,今年舊曆年你到香港所演唱的中國歌兒《酒醉的探戈》,還是當年你在臺北受訓時的風格。當我從電視裡看到你依然穿中國服飾,演唱中國風格的歌曲時,我就放心了,我對別人說,鄧麗君沒有變,她還是當年的她啊!”

鄧麗君笑了。她知道老人的心是善良而純正的,雖然他人前背後地指責自己去日本的事,可是他仍然像當年那樣待她真誠而嚴格。

1965年鄧麗君在盧州國小畢業後,居然很順利地考進了在臺北市名氣很響的金陵女子中學。這倒使一貫擔心她功課的父母感到驚訝與欣慰,鄧麗君也為自己感到高興。她進入金陵文中以後,父親對她在課餘學歌的限制似乎漸漸減少了。這也許是母親在暗中起了某種作用。1965年的春天,常蔭椿教授再次來到她的家中,向鄧樞和趙素桂說明應該送鄧麗君進入由他和其它一些臺灣音樂界人士所主辦的“正聲歌唱訓練班”進行深造學習,鄧樞一改以往的反對態度,竟然點頭默許了。在那個短訓班裡,11歲的少女鄧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