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不抱怨的法則,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誇大以及感到脆弱的危險。作為易於受到暗示的生物,我們演繹了很多種可能,然後把這種演繹進行快速擴充套件,這種演繹是一種偽造的事實。正如我們自認為知道誰或者什麼應該受到指責,而這些可能是根本沒發生的事情。當對這種內在的暗示敏感時,當我們把毫不相關的現實生活中的細節編織成邏輯嚴密的、令人確信無疑的事實時,我們就把內心中的嘀咕放大成了懷疑。更進一步的是,當多愁善感強化了這種懷疑的時候,我們就會成為這些想法的附庸,而且當我們想當然的指責與現實發生衝突時,我們常常會感到震驚。

第五章 弱點不是抱怨的理由(5)

弱點四:盲目迷信

下面的例子具有什麼樣的普遍性呢?踩住母親裙襬上的一條裂縫,然後弄破它?避免穿越一條黑貓經過的路?這些不可思議的問題的解決辦法源於這樣的暗示,即透過它,我們可以獲得安慰,阻止不幸的發生。敲打木頭、抓住一隻野兔的腳或者在門口掛一個馬蹄有什麼目的?這些是會帶來好運氣的做法。你帶上像十字架這樣的護身符時會獲得什麼?也許你可以恐嚇吸血鬼。這些不可思議的信仰,其願望是獲得好處以及避免不幸與責難。不幸的是,這樣迷信的想法同盲目的樂觀和荒謬的宿命論差不多。

我們每天都能見到迷信的例子。一些人穿同樣的短襪希望獲得“好運”。我們不去觀看體育比賽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的到場會使自己一方輸掉比賽,我們可能會用第六感覺來愚弄自已。如果我們遠離賽場而且自己一方贏了,那麼我們就會把這一切歸結於第六感覺。不過,透過魔法般地迴避某一事件就可以避免不想得到的結果,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事實上能避免該結果與魔法般的解決方式毫無關係。

迷信的想法源於被暗示性。它用來解釋現實,來對不確定性進行推理,祈求所希望的結果以及避免個人遭到指責。例如,在古希臘民間傳說中有這種被暗示的迷信的例子。文獻記載表明,很多希臘人有這種迷信的信仰,認為從天堂奧林匹斯山來的萬能的神統治著地球。如果冒犯了神,神就會給下面的人降下災難。因此,希臘人豎起紀念碑來供奉神以避免激怒他。神被看成是反覆無常的,會對人類降罪並且非常吝嗇。因此,對希臘人來說避免責難和毀滅是很重要的。當科學對自然現象有了真實合理的解釋時,希臘人的這種不可思議的解釋在西方文化中便消失了。但我們今天仍然能見到“巫師”,他們宣揚可以預測未來。但是,同樣是這些人,他們中的一部分在自己能夠見到未來之前,會被便衣警察以行騙的罪名逮捕。

當我們進入完美主義論者的世界時,我們距離迷信的根源並不遠。完美主義是一種缺乏冷靜的哲學,是建立在簡單的、沒有被證明的假設之上的,這種假設的個體必須是完美的。完美主義在本質上與迷信有關:做錯事情和感到壓力是因為不完美,因此,解決的辦法是達到完美。以這個主題為中心,有多種形式。一些人堅持他們自己認為合理但被證明不現實的標準。平均水平是C的人認為,得到一個B+會贏得聲望和尊敬,若沒有得到,則會認為是失敗的。在這種情況下,分數便成為解決的辦法。但這種內在的價值觀比起那些認為穿越黑貓經過的路會給人帶來厄運的想法,也許並不正確,它只是聽起來更復雜些而已。

誇大壓力的程度、被打擊的自我情感和主觀的失敗情感常常伴隨著對完美的、假冒的、極端的和迷信的要求而來。不可思議的是,許諾能夠避免責難,而迷信卻是責難主要的催化劑。透過約束自己來達到一種結果,從而可以獲得優異的成績並享受生活,並不是必然的。因此,當生活變得不完美時,完美主義者首先就會進行指責。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迷信的完美主義者的想法:“如果我總能知道如何說出正確的內容,用清晰的方式去思考,或者用有效的方式去行動那就好了,那麼所有的事情就會變得好起來。”這樣完美主義者的要求變成了尋找正確的“方法”。因為我們無從知道他人是如何對我們的言行進行反應的,所以這種觀點建立了挫折和遭受指責的舞臺。只要我們生活在變化的世界中,完美方法的神話就會像相信發怒的上帝會毀壞莊稼的信仰一樣。

馬克·吐溫一語雙關地說:“真理是我們擁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地利用它。”他當然故意表達了一種矛盾的看法。抱怨一般是令人不快的,因此,許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一些驚慌確實源自於對將要遭到指責的預想,而最終對於抱怨的神話般的解決方式和虛假的信仰推翻了對真理的利用。

第六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開拓者

巴喬的中場

錯撩偏執男主後我甩不掉了

鍵盤君jun

無雙將

抵制日貨

託福閱讀1000詞

溫暖寒冬

月老下凡

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