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柳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唐朝奇女子之魚玄機,半柳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溫歧教導幼薇十分盡心,將平日的所思所想傾囊相授,幼薇也學得仔細。二人都不是循規蹈矩的人,名義上雖是師徒,相處起來卻更像是朋友。幼薇見溫歧也不像尋常儒生那般迂腐,便大著膽子問道:“幾年前我曾師從李季蘭的高徒,從那位夫子處聽聞您盡做些濃詞豔曲,連歌女都羞於吟唱,不知此言可真?”

溫歧哈哈大笑,你果真爽利,不是個扭捏的。我只答你,是真名仕自風流,像他們假清高,又有什麼趣兒。嘴上一個個都是正派君子,背地裡卻去幹些欺世盜名的勾當,就說這位歌女的吧,她伯父一家子都生是伶人,外人看來她們的出身是極低微的,可她們始終自立自強。從前的參軍戲都是男人演的,她娘(即劉採春)不僅改了戲本子,還女扮男裝親自出演,更妙的是歌聲如黃鶯般婉轉,繞樑三月,動人情腸。她雖是伶人,卻比那些文官武將更讓人欽佩。

那元大官人以一首悼念之妻亡作博盡了好名兒。什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看起來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可這位從來就不是個專情的,暫且不論他拋棄青梅竹馬的表妹崔鶯鶯,且看這桌上的紅筏,你可知是誰所創?不就是元稹曾贊為“錦江滑膩峨眉秀”的薛濤嗎?他貪戀薛的才情,與之花前月下,騙得薛以為終遇良人,誰知他在越州為官時乍見到劉採春,就將薛拋到了腦後,還酒後大言不慚地說“因循未歸得,不是戀鱸魚”。誰人不知他為的不是鱸魚,而是美人的春色。

“如此說來,天下男子盡是些不可依靠之輩了?”

“也不盡然吶,男子中也不乏忠貞,往遠的說有柳下惠,往近的說有長孫無忘,不可一概而論。”

幼薇似懂非懂:只盼我來日得一個知心人,他敬我,我敬他,夫妻恩愛,白首不離。

沒幾日就是春闈的日子了,這也是溫歧在內所有的的大事。溫歧才高八斗,但卻屢試不中,這其中是有緣由的。早年他曾在鄉試中得中第二名,眼看著就要金榜題名了,但他卻稱病缺席了下一場考試,面上缺席的理由是生病了,但知情者都明白其實是因為他捲入了前太子莊恪的鬥爭中,太子被害死後,溫歧也受到了牽連,能保住一命已經很幸運了,哪裡還能應試呢。

至此之後,溫歧流連風月場所,也不正經讀書了,倒是做的詞曲因用詞華麗、心思奇巧而名聲大作。

這年主持科考的是侍郎沈詢,他早聽聞溫歧的大名。一則好奇,一則愛才,因此想了個法子,命他單獨在自己面前應試。

為防止他作弊,沈侍郎單等其他考生都坐定了,才叫溫歧入內。誰知溫歧不緊不慢,信手拈來一篇文章,洋洋灑灑,千字有餘。這還不算什麼,更讓人稱奇的是沈侍郎對他的大作十分欣賞,不時地問他某些詞句該當何解,他趁著這機會,看似在回答沈侍郎的提問,實則以口授的方式替考官席近處的八名舉子答了卷子,聲音之大,響徹考場,令沈侍郎哭笑不得。

因他舞弊在前,落第自然又是清理之事,但沈侍郎到底惜才,不忍他這樣的文采被埋沒,便向聖上進言,給了溫歧一個“方山尉”的官職,命他九月初上任。雖然是出仕做官,但這不僅是個小官,還要離開繁華的京都,一時間溫歧也喜憂參半,竟不知是福是禍了。

待到八月底,秋意漸濃,離別的日子也一日日近了,這一年多來幼薇與溫歧往來應和,好不痛快,如今知他要走,心下萬分不捨,這日清晨見菊花盛開,想到溫歧不日便要離開,悲從中來便賦詩一首,希望他可以託鴻雁錦鯉代為傳言。詩曰:

嫩菊含新彩,遠山閒夕煙。

涼風驚綠樹,清韻入朱弦。

思婦機中錦,徵人塞外天。

雁飛魚在水,書信若為傳。

溫歧見幼薇詩中不捨之情極重,也勾起了他的愁緒,也作了一首相和,詩曰: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

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幹聞鹿行。

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他日離開長安也不知還有沒有知己相伴,便縱有千中風情,更與何人說。

李大人的壽宴過後沒幾日,李小姐就從學堂退學了。只說是她再有兩年便及笄了,家中給她說定了一門好親事,讓她回家安心待嫁。眾人起初並未在意,只道這李家也太著急了,身量還沒長足就給她定了婆家。不過氏族之中多有以兒女之事攀親的,這也不算什麼醜事。

誰知這事情沒過兩天,就在整個學堂裡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小半個長安城的人都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神鳳舞

章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