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部分,益智錄,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齋》筆墨無異,固足益人神智,而尤篇篇寓勸懲之意,凡無關世道人心者,概不詮錄。餘是以樂為之序。
咸豐歲次甲寅小陽春書於拙逸軒,愚弟黃南賓琴軒甫拜撰。
。。。
 ;。。。 ; ;
附錄一:序吳炳榮
夫人之傳奇著說,每隱匿其名以洩其忿,或暗藏其事以抒其懷,使後人閱者,豔其詞之秀麗,賞其筆之英豪,而於世道人心毫無關係,此最足為文人之大戒也。子鏡解子,餘同村故交也。少時苦志詩書,未獲拾芥;晚歲留心風化,常欲傳薪。每於教讀之餘,著有《益智錄》數卷。凡所見所聞,無不隨手抄錄,而於忠孝節義之事,更一一詳細敘明,使閱者觸目警心,天良自動。是於詩教之勸善懲惡之旨,大有體會,其變化世道人心之微意,豈淺鮮哉!如謂敘事之詳明,用筆之奇絕,非所以識解子也。是為序。 咸豐五年秋八月,同邑春卿弟吳炳榮謹識。
。。。
 ;。。。 ; ;
附錄一:序侯功震
歷下解子鏡,高士也。博學工詩,雅好古文,不作時藝。生平慕蒲留仙之為人,因仿其筆墨,作《益智錄》一書。其文光怪陸離,其詞清新俊逸。其寫情則纏綿悱惻,其演義則慷慨激昂。其論忠孝也,則易感發人心;其談節烈也,則可維持世道;其搜神談鬼也,則能新人聞見;其談玄紀異也,則足豁人心思。以鸞翔鳳翥之筆,寫神出鬼沒之文,正不徒篇篇錦繡,字字珠璣,止以富麗為工也。奈具此才華而不樂仕進,高臥林泉,以著述自娛,其識度學力,有非時儒所能及者。乙卯仲夏,以所作《益智錄》示予,予反覆披閱,不禁擊節歎賞,而謹為跋語焉。並贈《鷓鴣天》詞一首:“胸有才華故欲鳴,書成能使鬼神驚。全憑筆墨傳奇異,半借文章寫不平。談節烈,紀忠貞,維持風化寫深情。留仙已逝倩誰續,續補《聊齋》《益智》成。” 侯功震百里拜讀。
。。。
 ;。。。 ; ;
附錄一:序尹述
壬子春,餘設帳於郡城之北鄙,獲交防如蓋君。落落空齋,村居無聊,每於功課之餘,剪燭烹茶,邀防如作竟夜之談。一日,以解君子鏡所著《益智錄》示餘。餘披閱之下,始知先生為歷下名流,一時宿儒,而命薄時蹇,試輒不售。於是絕意功名,授童蒙於黃臺;殫心著作,富蒐羅於青箱。雖街歌巷議,傳之即為美談;而目見耳聞,著手皆成佳話。以滿腹繡虎之才,拘來社鬼;拈一管生花之筆,寫彼城狐。乃牽蘿補屋,惟知安夫清貧;而哀雁悲蛩,藉此抒其懷抱。嗟嗟!先生之才若此其富,先生之遇若彼之嗇。先生之境益苦,而先生之書不自覺其益工矣!故其謀篇也,長而不冗,短而不促;其造句也,整而且練;其運典也,俗不傷雅。而其勸善懲惡之意,其有功於世道人心,豈淺鮮哉!餘以為,以是書為消遣釋悶之具也可,即以是書為牖民覺世之文亦無不可。如徒以遊戲筆墨視此書,其亦失先生作書之旨也已。
咸豐丙辰十一月朔,平陵亦山尹述甫書於棠華礎館。
。。。
 ;。。。 ; ;
附錄一:序鄭錫麟
《詩》亡然後《春秋》作。《詩》主美刺,《春秋》主褒貶,其義一也。自是以降,惟紫陽《通鑑綱目》懍懍然遠承筆削之旨,上昭天道,下翼人倫,所關於人心世運者,良非淺鮮。嘗考著書之家,如道家、釋家、法家、名家、農家、兵家、醫家、縱橫家,莫不各抒所見,自成一家之言。而於勸懲之義,則概未有聞。說部中如《搜神記》、《述異記》、《續齊諧記》、《神異經》、《十洲記》、《高士傳》、《神仙傳》、《洞冥記》、《英雄記抄》、《穆天子傳》、《武帝內傳》、《飛燕外傳》、《雜事秘辛》、《輟耕錄》、《雲仙散錄》、《湘山野錄》,皆足廣見聞,紀風土,補史乘,資譚笑矣。然而述奇怪則滿紙螺亭鼠國,談神仙則一篇玉液丹砂,誇智謀則使我心驚舌咋,寫娟麗則令人目駴情搖。至於令見之者生慕,聞之者懷慚,刻薄者識偏私之無用,詭譎者悔機械之徒勞,則亦概未有聞。於礏!著書非難,著書而有裨於人心世運則難矣。解君子鏡,嗜學士也,名場徵逐,垂四十年而未博一衿,晚乃屏棄帖括,以遊戲筆墨為娛。庚申春,以所著《益智錄》見示,其間忠臣孝子、名士美人,以及夫婦之愚,禽蟲之細,綱常之重大,日用之瑣微,奇緣怪遇,鬼邪狐妖,靡不畢具。俾讀之者有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