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784章:知交何須同生根,逍遙江山,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時,中外臣民皆知二人交結為奸,方為危懼。又見保矯旨掌司禮監印,而登極之日,侍班科官親見王振自升寶座上立傳出外,無不駭愕,以為無君不道一至於此,將來必有叵測之事。然所恃者,惟有閣臣戇直,可以折其奸萌耳。及聞我疏不發,票擅自批,出不納,則駭懼益甚。幾句時,心頭對這個儒雅的老頭就越發厭惡了起來,只覺得眼前的這幫群臣之所

以敢如此堂而皇之的對母子二人如此咄咄逼人,全都是這道奏章惹得事,這麼一想心頭的恨意又多了幾分,再想起若今日應了他們的要求,日後這般景象怕是一日多過一日了,自坐了這皇太后她最怕的便是孤兒寡母被人欺負,眼前這局面起先到不曾察覺,此時此刻越看越覺得是孤兒寡母飽受群臣欺辱了,心頭的怒意又重了幾分,隔著簾布冷冷的道:”諸位愛卿口口聲聲說王先生矯詔,本宮就不明白了,當日是皇上給王先生的聖旨,這矯詔之說從何而來?難不成咱們皇上的聖旨是假的不成?”

這話兒透著一縷怨氣,讓一直提著心的徐唏暗暗鬆了一口氣,心道:“虧得這位娘娘還算睿智,若不然今日王公公怕是萬劫不復了。”

眾官兒一個勁兒得罵的痛快,與王振當日矯詔一說也是從別處聽來的,反正是彈劾王振的罪名,這矯詔的罪名最合適不過了,因此一干官兒的奏章中,竟有一大半將矯詔之說當做了重大的罪證大說特說,此時冷不丁的被孫太后這麼一問,竟沒人答得上話兒來,數十萬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將目光看向了站在百官之首的楊士奇的臉上。

楊士奇神情不變,但心頭卻是有苦說不出,當初眾官兒說王振趁著先帝駕崩時,矯詔做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事情就存在疑惑,以王振與英宗的關係,英宗登基重用昔日舊臣也不是不可能,況且王振識文斷字在宮中是有目共睹的,伴隨著內閣票擬的制度化,司禮監秉筆太監“批紅”的制度應運而生。票擬出現之後,依制閣票應由皇帝親自批答,但實際上早在宣德時期皇帝已不能做到這一點。到宣宗後期,太監替皇上硃批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到正統皇帝登基時,皇帝年幼,代替皇帝批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即應運而生。正統以後,每日所奏文書,除皇帝御筆批數本外,其他都歸眾太監擬照閣中票擬字樣用硃筆楷書批寫,王振身為昔日太子的老師,識文斷字做司禮監秉筆太監實乃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以正統與孫太后對他的信任與重用,任命王振做這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實在太有可能了,當時李時勉提出的時候,楊士奇就懷疑過,只不過那會兒宣宗剛剛駕崩,新皇帝登基不過數日,朝裡朝外事情不是一般得多,日子一長他也將這事兒給忘記了,等到群臣都說的時候,他也不好說什麼,況且內心深處也這份罪名最王振的打擊有多大,所以也就預設了這個罪名,眼下被孫太后當面問起來,他才驚覺矯詔一說竟是彈劾的最大的漏洞,矯詔便是假託皇帝之名,發號施令,古往今來能矯詔的屈指可數,且從未成功過,王振目的是把持權勢且說會不會去做這矯詔的勾當,就算做了,萬一今日的孫太后與皇上有意偏袒王振

,只需說當日那份聖旨是出自自己之手,矯詔之說便破了,群臣難不成去質疑皇上的聖旨麼,這個時候群臣卻用矯詔來彈劾,卻放著王振諸多罪行,無疑是主次不分了,想到了這裡頓時驚得一聲冷汗起來。

群臣中楊善、顧佐、李時勉最先反應過來,看向楊士奇的目光難免多了幾分擔憂。

但楊士奇不愧是楊士奇,四十年官場生涯,早已讓他練就了一身處境不變的本領,此時因自己的一時疏忽,釀成了引火燒身的局面,但他很快就鎮定了下來,王振矯詔一說經過群臣之口,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此時就算自己去承認弄錯了,一來對自己彈劾王振大大的不利,其次,這樣的後果也容易引起孫太后的反感,今日彈劾王振能否成功,雖說是看皇上的主意,可誰都看得出來,這個主意實際來自孫太后,因此爭取孫太后的好感是成功的關鍵,這也是他為何不顧臉面給後宮上了一道奏疏,上了尊號,還讓戶部撥了五萬兩銀子,目的就是在這兒了,所以即便是明知道王振矯詔的可能是微乎其微,但也得硬著頭皮硬撐下去,唯一要變通是說法而已,想到了這兒,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在諸官兒擔憂的目光中先前走了一步,衝著屏風行了一禮,溫和的道:“皇上的聖旨自然不會有假,諸位官兒還質疑王公公,微臣想來無非是當日先帝剛剛駕崩,諸位大人心中悲痛,與陛下的聖旨聽得不真切,又見王振當日做了司禮監秉筆太監,這才有了這個想法,才生出了矯詔一說?說起來這事兒是科道言官弄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做人後被偏執反派看上了(穿越)

木南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