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開國大土改,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設運動“是救濟鄉村的運動,是鄉村自救的運動,是民族社會的新建設運動,是重新建設中國社會組織結構的運動。”
梁漱溟還為其鄉村建設理論設計了一套付諸行動的“實驗辦法”,這就是頗有些聲勢的山東鄒平鄉村建設實驗。早在1928年,在李濟深的幫助下,梁漱溟就在廣東省辦了一個“村治講習所”,宣傳他的“村治”理論,培訓“村治人才”。次年,又依託馮玉祥,在河南省辦了一個“村治學院”,擔任該院教務長,並接辦《村治月刊》。學院開學後,他講授鄉村自治組織等課程。在《河南村治學院旨趣書》、《主編本刊之自白》等文章中,他談到自己的立國之道,依然是走“鄉村自治”的道路,但他的思想著重點則由過去的文化方面轉變為政治方面。
學院開辦不到一年,卻碰上蔣、馮、閻在河南發動的“中原大戰”。戰爭結局是蔣介石取勝,閻錫山退回山西,馮玉祥放棄河南向西北撤退。1930年10月,蔣軍開進河南省會開封。“村治學院”因與馮系軍閥有關,故遭封閉,梁漱溟因此返回北平。
這時,擔任山東省省長的韓復榘得知河南“村治學院”結束的訊息後,立即表示歡迎梁漱溟等人去山東,繼續他在河南的事業。於是,梁漱溟組織河南“村治學院”的人員,一起轉到山東鄒平縣重新建校。從1931年初到1937年底,梁漱溟都在這裡從事他理想中的“鄉治”工作。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孫中山地權思想和鄉村建設實驗(3)
1931年6月,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在鄒平成立,梁漱溟為研究部主任。該院創辦時,他撰寫《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設立旨趣及辦法概要》,宣傳他們推行“鄉治”的主張和辦學宗旨。在文章中,他首次用了“鄉村建設”這個字眼,此後一直沿襲了下來,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鄉治派”的代表人物。在該文中,梁漱溟談了他們制定的鄉村建設研究院的方案,該方案分三部分:鄉村建設研究部,鄉村服務訓練部,鄉村建設實驗區。為了實行鄉村建設計劃,經山東省政府同意,以鄒平縣為鄉村建設研究的實驗區。這個縣的全部事情都由該院管理,包括縣長提名、機構設定、行政區域劃分等等。
此外,梁漱溟在教學方式上也進行了重大改革,如課堂面授較少,一般不採取講授方式,多采用個別談話,或是集體討論的形式。所開課程都是從實際出發,如鄉建理論、精神陶冶、鄉村自治、鄉村禮俗、鄉村教育、農村經濟、農村自衛、農業常識、土壤肥料、畜種改良、水利建設、農家副業、現行法令等,課程名目很多。為解決教師力量不足問題,他們到各大學約請一些學有所長的教師擔任專業課程的指導,採取函授方式進行。這樣,梁漱溟多年來主張走出學校,深入農村,結合鄉村自治辦教育的願望終於實現了,而且也做出了一些成績,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對鞏固國民黨的統治也是有利的。所以,山東省政府按南京國民政府關於設立縣政建設實驗區的決議,在原有的基礎上,於1935年以菏澤為中心,增劃濟寧等13個縣為實驗區。在各實驗區進行廣泛的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為一體的鄉農學校的試驗。農校所開課程,特別注重精神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啟發學生的深心大願。
梁漱溟的鄉村實驗活動集中於“鄉農學校”之中,這是他的鄉村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何謂“鄉農學校”?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育機構,而是組織農民、再造鄉村社會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化社會為學校”,推行社會學校化。鄉農學校由三部分人組成:一是鄉村領袖,二是成年農民,三是鄉村運動者。只要是某鄉的農民,就被認為是某個鄉農學校的成員。農忙時節,鄉農學校組織農民開展農業生產,傳播農業技術,促興鄉村經濟。農閒時就組織農民讀書識字、傳授農業知識和陶冶性情等。“鄉農學校”是“政、教、富、衛”合一的農村組織形式。
梁漱溟的鄉村建設實驗,不失為當時鄉村自救和社會進步的一種有益嘗試。但是它迴避農村尖銳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企圖在不觸動封建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在農村搞建設,這種改良主義的土地主張,不可能得到農民的理解和支援,很快便冰消瓦解了。
4、晏陽初河北定縣實驗
晏陽初(1890——1990),平民教育家,四川巴中人,1916年赴美,曾就讀於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1920年8月回國後即投身平民教育運動,號召“除文盲、做新民”。1923年3月26日組織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任總幹事。
在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