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7章 算術演化,各自肚腸,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斐潛這一次,雖然不能說是大勝,但是也收穫頗豐,尤其是西京行輔尚書檯,也就基本上等同於斐潛有正兒八經的等同於朝廷授官的權利了,換句話說,之前斐潛授予的官職都是屬於私相授受,但是從有了這個名頭之後,斐潛授予的官職就等同於朝廷分封了。

就像是之前川蜀叛亂,那些傢伙可以說是斐潛亂命官吏,拒絕遵從,而若是現在還不安分,斐潛就可以在他們頭上扣上一個叛逆的帽子。

名分,很重要,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小三小四急切的想要幹掉黃臉婆了……

聽聞了斐潛回旋的訊息,龐統也從關中長安趕到了潼關,特意和馬延一同迎接斐潛。

馬延如今年齡大了,雖然說這一段時間潼關相對來說比較平靜,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多少也有些力不從心,在迎了斐潛之後,馬延也就特意找到了斐潛,跟斐潛表示了一下準備退休的意思。

當然,馬延更希望就是將手頭的這個職位,交給他兒子來替代。

斐潛考慮了一下,表示有限度的同意,也就是說可以調其子馬越回來,但是還要等一段時間,畢竟馬越現在基本上等同於斐潛當下的騎兵教頭,不是說換就能換的。只不過馬越確實在陰山時間較長了,也是到了該輪換的時候,所以斐潛打算先讓李典去陰山,然後和馬越交接,磨合一年左右的時間,才可以調動。

這樣一來,也避免了李典和曹氏的尷尬,另外一個方面李典作為訓練官,治軍技能上也不差。同時斐潛還需要給李典再配上一個副職崗位,這樣既可以相互輔佐,也同樣是相互制衡。

馬延當然欣喜,拜謝不提。

讓張校尉去陰山罷……隨後被叫來的龐統建議道,張校尉於子龍之下,亦襲鮮卑王庭,功勳卓越,可為偏將……

斐潛思索了一下,點了點頭。張繡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一來張繡也在陰山待過,和南匈奴也熟悉,二來張繡出身騎兵,騎術能力什麼的自然也不用說,第三麼,借這個機會提起來做偏將,也是正好。

龐統又問了斐潛對於封賞官職的安排,斐潛倒是沒有先說,而是讓龐統先根據之前的安排,然後加上這一段時間的變化調整一下再說……

反正都是龐統操心,斐潛最後稽核就是了。

龐統也是無奈,但是也有些興奮,畢竟這樣一來,他自己手頭上的一個西京尚書令應該是跑不掉了,幾乎就等同後世的組織部長,雖然不是一把手,但是一個建議權也是很強悍了。

龐統還稟明瞭斐潛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因為收到了黃承彥的請求,龐統將徐晃派遣到了武關,支援黃氏對於南鄉一帶的攻略。

斐潛雖然覺得用徐晃對付汝南的那一批殘留黃巾賊多少有些牛刀殺雞的味道,或許武關的廖化就夠用了,但是穩妥起見,派出徐晃也不算是錯,所以也就沒有做什麼調整。

此外……另有二事……斐潛一邊喝著茶,一邊將他在路上的思考和龐統說了,主要就是準備在下一個階段,推行醫學和數學的事情。

對於醫學,龐統沒有太多的意見,因為這個事情是顯而易見的好處,畢竟當年要是沒有張雲等人控制瘟疫,斐潛嚴格要求軍中衛生條例等等,說不得關中因為疾病瘟疫感染而死去的人數要翻上好幾倍!

更何況在長安建設一個百醫館,也並非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做過青龍寺建築體系的龐統表示小菜一碟。

然而,對於數學,龐統卻有些不怎麼和斐潛一致的想法。

數學這個分支,其實華夏民族點開的時間很早。

在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和貨物交換產生之後,華夏人民就已經點開了數學的科技樹。結繩記數簡陋的手段不久之後就被正式的數字代替,夏禹治水的時候,就有了比較完整的計量和度量工具,所謂規、矩、準、繩,就是最早的製圖測量工具。

西周時期,禮記當中表明了西周貴族子弟,要從九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算術,通曉數目的記入和計算方法,並且作為君子六藝的考核方式。到了春秋時期,算籌已經成為了基本通用的一種計算工具,並且確定了十進位制作為主要的計數法,這對於整個數學體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戰國的百家爭鳴,更是促進了數學的進一步發展,伴隨著哲學體系產生的大一、小一、非半等等觀念,在思想碰撞當中產生出了絢麗多彩的光華。

然後……

龐統要說的,就是這個然後。

以算入官?龐統皺著眉頭,主公,恕某直言……此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