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德魯克世紀精選,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體。舉例來說,美國一家高度專業化的中型資產管理公司,和日本一家實力相當的資產管理公司以及英國倫敦一家規模稍大的財務公司最近結成了合作聯盟。每家企業繼續保持獨立,但美國企業負責管理這三家在美國的所有投資,日本企業負責在日本的所有投資,英國企業負責在歐洲的所有投資。
凡是想在某個發達國家成為該行業No�1的企業,越來越需要在全球所有發達國家都成為領導者,原因之一就是技術的發展。現在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有能力製造任何東西,而且也是生產得又快又好。而且所有發達國家都能共享實時的最新資訊。因此,只要公司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它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競爭。在當前匯率波動十分劇烈的情況下,領導性廠商必須要能夠在全球各個地方進行創新、生產和銷售,否則,一旦匯率急劇波動,企業在競爭中就非常被動了。
引發當前跨國經營熱潮的原因是20世紀80年代對美元價值的高估。這表明:即使是最強大的公司,匯率波動也是一個重要的威脅因素。但同時它也指出了一個有效的防禦措施:橫跨多個貨幣區域建立全球性領導地位。
近年來美元價值高估導致美國出口急劇下降,進口迅猛上升,美國的任何一個主要產業都無法抵抗匯率將近50%的波動。然而,美國產品的全球市場份額有所下降的產業只有鋼鐵、汽車、消費電子、機械工具以及少數半導體產品。
�這些發展中國家以賣初級產品為生,如礦產、木材等。——譯者注總體而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本土公司生產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穩定在20%~22%左右。但是它掩蓋了一個事實:由於原材料價格暴跌�,美國原先的重要客戶——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幾乎喪失了購買力,因此在同一時期,美國的產品在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有了重大提升。另一方面,美國公司在西歐的合資企業在計算機軟體、醫藥、精細化工、通訊裝置和金融服務產業中取得了重大市場突破。在日本,許多美國公司更是收購了與自己合資的日本合作伙伴。
這種前所未有的優異表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在美元高估後,雖然對美國的出口和外貿平衡造成重創,但美國經濟並未因此而走向衰退。因為美國公司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保持穩定,美國公司及其海外分支機制依然利潤良好,現金流充足,從而能夠繼續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並保持其創新能力和增長能力。
所以儘管美元高估使美國出口遭受重創,但對於美國企業的海外分支機構卻是一個福音。在那個時期,用其美國母公司的貨幣可以多買50%的東西——新廠房和裝置、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促銷、服務以及利潤與現金流。在美國企業購買日本合作伙伴時,從價格上看,用日元計算,日本企業可以得到理想的利潤,而用美元計算,美國企業則是做了一筆很合算的買賣。
然而,所有這些利益的獲取都是以跨國經營為基礎的。例如,美國的機械工具產業就沒有從中獲利。10年前,美國曾是全球該產業的霸主,但幾乎全部是在美國本土運營。因此,當美元開始高估的時候,該產業的出口能力受到重創,同時也沒有辦法與進口產品展開競爭,因此,也無法獲得進行新產品研發所需的利潤和現金流。
福特公司與通用公司
汽車業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20世紀80年代時,當日本汽車瘋狂進入美國市場時,福特遭受了最為沉重的打擊。最終拯救福特汽車的是它在歐洲市場上所佔據的霸主地位,這種地位給福特帶來了利潤和資金流,使得福特挺過了最艱難的歲月。由於這段時間美元在歐洲的購買力非常強,福特可以在歐洲為美國市場開發新車型,這使福特能夠獲取高額利潤,現在,它有望重新奪回60年前曾經擁有的美國汽車市場領導地位。而通用汽車公司的規模雖然是福特的兩倍,但它實際上仍然是個只在單一國家(美國)經營的企業,所以還在苦苦掙扎。
成功的跨國經營戰略很可能不是多元化戰略,相反,它需要把企業所有的力量進行聚焦。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通用電氣公司最近放棄了自己的消費電子業務,因為它們覺得不可能在這個行業做到世界領先。取而代之的是醫療電子產業,通用電氣力爭在歐洲市場取得較高的市場份額。在這個領域它們很有希望成為全球的領頭羊。
換言之,跨國經營戰略並不是一個能夠輕易成功的戰略。除非企業相信奇蹟會發生——不幸的是,由於政府在早期曾經恢復使用固定匯率制,很多公司對此還存有幻想——如果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