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一課經濟學,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政策只有在“不存在通貨膨脹”時,才會必然帶來特定的結果。在公共工程和政府信貸的章節中,我說過將通貨膨脹會引發的複雜狀況挪到後面來討論。其實,貨幣與貨幣政策聯絡非常緊密,以至於在每一種經濟過程中都很難分開。即便是為了簡化闡述,要將二者分開也是很困難的事,甚至根本分不開。例如,我們在探討政府或工會的各種工資政策對就業、利潤和生產的影響時,我們都只有把不同的貨幣政策產生的若干影響立即考慮進去才講得通。

在考慮某些特定情況下通貨膨脹產生的影響之前,我們應該先考慮通貨膨脹所帶來的一般性影響。而在此之前,似乎更應該先問:為什麼不斷有人採取通貨膨脹政策、為什麼自古以來它倍受親睞、為什麼它那虛幻不實的論調,誘惑一個又一個國家走上經濟災難的不歸路。

通貨膨脹之所以吸引人,最明顯、最古老、最頑固的錯誤,在於把“金錢”和“財富”混為一談。亞當?斯密兩個多世紀前寫道:“財富由錢幣或金銀構成這一普遍存在的觀念,是自然而然地因貨幣有兩重作用而產生的,一是作為交易的媒介,二是作為價值的尺度……想要富有,必須取得金錢。按照通俗的說法,財富和金錢,無論從哪一點看來,都是同義語。”

真正的財富,當然存在於生產出來並供人們消費的東西:我們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鐵路、公路和車輛;輪船、飛機和工廠;學校、教堂和劇場;鋼琴、繪畫和書籍。但是財富與金錢之間的含糊表達仍然普遍存在,讓二者極其容易混淆,連那些曾意識到這種錯誤的人,在推理的過程中,還是把二者再度混淆。每個人都明白,如果自己更有錢,就能買到更多的東西;若手裡的錢是先前的兩倍,就能買到兩倍的東西;有三倍的錢,就會比先前“富有”三倍。對於許多人來說,結論再清楚不過:只要政府發行更多的貨幣,並且分配給每一個人,我們都將變得更富有。

這種人是最天真最無知的通貨膨脹支持者。還有另外一種不那麼天真的人,他們知道,要是整件事有那麼簡單,那麼政府只要印鈔票,就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他們意識到這麼幹肯定會出問題;所以他們希望透過某種方式限制政府發行新增貨幣的數量,例如將其限制在剛好足夠彌補所謂的“不足”或“缺口”。

他們認為,購買力長期不足,是因為產業並沒有分配足夠的錢給生產者,讓他們無法以消費者的身份,買回自己生產的產品。一定有某個地方出現了神秘的“漏洞”。有一群人用數學方程來“證明”這件事。在方程式的一邊,他們對某個項只計數一次,而在方程式的另一邊,他們卻莫名其妙地把同樣的項重複計數好幾次。於是這在他們稱之為“付款款項A”和他們所說的“付款款項A+B”之間,製造出令人緊張的缺口。所以他們道貌岸然,四處為他們的發現進行遊說,堅持政府應該發行貨幣或“信用”,以彌補失落的付款款項B。

這些“社會信用”宣傳家看似荒謬可笑,但是比他們好不了多少的通貨膨脹支持者大有人在,他們提出一些“科學”計劃,能夠發行剛好足夠的額外貨幣或信用,彌補所謂的長期或定期發生的不足或缺口;而缺口的數值,是他們用另外的方程式計算出來的。

2

更為聰明的通貨膨脹支持者意識到,貨幣的過量增加將使單位貨幣的購買力下降——換句話說,將導致物價上漲。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通貨膨脹的支援。相反,這正是他們需要通貨膨脹的理由。其中一些人認為,通貨膨脹會改善貧窮債務人相對於富裕債權人的地位。另外一些人認為這可以刺激出口並抑制進口。還有一些人相信,要整治經濟蕭條、“讓產業經濟復甦”,以及達到“充分就業”,通貨膨脹都是一項必要的措施。

* 有關增發貨幣(以及增發銀行信貸)如何影響價格的理論不計其數。一方面,就像我們剛剛談過的,有人認為無論增發多少貨幣都不會影響價格。他們僅僅把增加的貨幣看作是提高每個人“購買力”的一種手段,使每個人都能買到比以前更多的東西。他們似乎沒有靜下心來想一想: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買到比從前多兩倍的東西,除非生產出來的東西比從前多兩倍。他們也可能認為,阻礙生產長期增長的惟一因素是貨幣需求不足,而不是人力、工時或產能不足;他們認為,如果人們想要某些商品,只要付得起錢,那些商品就會自動生產出來。

第23章 通貨膨脹的幻景(2)

另外一群人——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則抱定僵化的機械論去考察貨幣供應量對商品價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